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逼真的外貌描写,能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细致的心理描写,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世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看似平常的动词与动词构成的细节描写,实际有挖掘不尽、咀嚼不完的意蕴。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可见,动作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而人的动作往往是通过动词描绘出来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用一个动词就要使对象生动",福  相似文献   

2.
姜永慧 《考试周刊》2013,(42):24-25
在叙事性散文和小说等类的文学作品中,人是灵魂性因素,其间所塑造的各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有力地支撑着作品。因此,在学校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并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解剖分析,通过感悟文本人物的丰富内涵,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3.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要考虑到读者必有的想象力,在正面描写以外,  相似文献   

4.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学生细节描写能力较薄弱,所塑的人物形象干瘪模糊,缺少灵性。在语文教材中,成功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精彩的细节描写俯拾即是,它们极具代表性,是阅读的范本。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选取典型细节描写的句子,开展品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提高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应分析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分析人物在此环境下的所说、所做、所想,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连贯思考,从而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此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评价人物,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观点评人物,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又称间接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让塑造的对象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军,通过他人之口来反映烛之武的才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向赵王举荐蔺相如出使秦国,通过他人之口再现蔺相如的气魄。这些都收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胆,先闻其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蓉 《学子》2013,(9):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9.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10.
《少年读者》2009,(7):86-93
法宝揭秘 人物描写是为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服务的。要深入理解写作意图,就要弄清楚人物描写五种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通常要通过细节描写采表现,细节最能表现一个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是特点)。所以抓住每种描写中细节方面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杨玉青 《成才之路》2013,(29):70-70
高一写作训练侧重于记叙文写作,从鲁迅对他笔下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和学生一起记叙文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小说、诗歌、戏剧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师们常常会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去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想象,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获得许多启迪。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小说以人物形象为基本构成因素,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的,因而小说教学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了解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即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  相似文献   

14.
何湘华 《高中生》2013,(24):12-13
近年来,高考中经常出现要求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试题,有些考生奋笔疾书,自以为胸有成竹,可是得分常常少得可怜。那么,这类试题应该如何来答呢?例1(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9题,选文为《审丑》)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本文试从人物形象塑造入手,简析细节描写在表达感情、塑造性格和展现精神品格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遇到的老师,为了纪念这位老师,鲁迅创作了这篇作品。文中运用了大量对话描写,讲述了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几次对话中,使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对话描写入手,分析对话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编排占据了半壁江山,只有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才能让文本阅读的细节更加明晰。文章从利用课文中传神的动词来分析人物形象、联系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从作品的环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开展角色表演体验文中人物形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秋婷 《语文天地》2014,(32):59-60
初中生写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描绘。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具体鲜活,中心内容就鲜明生动,主旨的表达就自然深刻。而部分中学生写记叙文往往只重议论,忽视人物形象描绘的典型性和生动性,使中心内容过于干瘪,主旨表达过于生硬。本文旨在借鉴名著阅读和语文版八(下)课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学生寻求具体的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升格记叙文的内容,使记叙文的中心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直接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等。其实有时恰当地运用间接描写,常常可以起到直接描写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老舍先生是小说大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告诉我们一个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那么,怎样的动作描写才算是成功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