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思维的差异与比喻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思维方式都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在此中西早期文学中都有大量的比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西方文化发展了一套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式,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则保存了许多具象的成分。这种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比喻的不同;西方人更倾向于将比喻作为一个外在的修饰,而中国人则将比喻作为思维的一部分。具体地说,西方的比喻更复杂,繁复,中国的比喻乘法,明快;西方的比喻倾向于写实,中国的比喻趋向于写意;由于价格观的不同,中西比喻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比喻内容的相异之处,突出地表现在同一喻体具有不同的象征义、比喻义。这一方面,汉俄比喻中这种情况很多。我们试举几例。 1、龙。龙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极高,它是尊者的象征、强者的象征,所以人们一般用龙比喻尊贵者、强者。如“攀龙附凤”“望子成龙”等。这是因为,中国的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古代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的中国人仍自称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龙在俄罗斯文化中形象可不怎么样,它是凶恶的尚武的象征。人们通常只用龙来比喻凶恶的、为人们所讨厌、所憎恶的人。  相似文献   

3.
以美人、香草作比喻象征,是屈原《离骚》的特色之一,此后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构成了特殊的意象。《离骚》中所说的“美人”,比喻或象征品德、才能美好的人,有时是屈原自喻,有时指作者理想中的贤君或贤臣。《离骚》中写到的许多香花芳草,如兰、蕙、杜衡、芳芷、秋菊、  相似文献   

4.
在比喻句中.“像”是比喻词,表明比喻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带“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面。”(《成功的秘诀》)这就不是一个比喻旬。非比喻句中的“像”,含义甚为丰富,语境不同,其表意功能也就不同。本文试就非比喻旬中“像”的表意功能作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琳 《江西教育》2002,(23):25-25
1.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却说:“asstrongashores”;汉语说:“老黄牛”、“像牛一样勤劳”,英语则说:“wordlikeahorse”。以牛作比喻,英语则说:“ashappyasacow”,但汉语却说:“快乐得像只鸟”。2.在馈赠礼物方面,中国人比较看重礼物的实际价值,认为礼物的价值与所表达的情感成正比;西方人则不大重视礼物的实际价值,一张贺卡、一束鲜花或其他小礼物都可以作为情感的载体。其次,礼物也有不同的文化含义。3.在问候方面,在英美社会中,人…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的传统写作美学都有一些基本法则。比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写作的美学法则被广泛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写作之中。钱钟书先生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甚至成为一种写作表达的范式,被一直运用和推崇。与中国古代崇尚比喻的写作美学法则相比,西方古代的写作美学法则则主要呈现直接叙述的特色,这种特色甚至演化为20世纪下半期活跃发展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7.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格。从古至今.作家们不吝文思和才情,给人们留下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比喻。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小说和报告文学中.比喻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比喻,往往是作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后才产生的,这样才能使描绘出来的世界变成理想的境界。才能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原是指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阵”与“八门阵”。旧社会一般用来指各行各业,现在引申为各种各样的意思。“五花”就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牛花...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有一点是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的,那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一个学生能否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关乎事业的成败,家庭的幸福,同时也直接影响在校学习的成绩.其实,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视处理人与人关系能力的培养的.他们先确定原则,即对上忠,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朋友信.体现到具体的实施上就是学习各种礼仪.这些封建的东西虽然不足取,但一个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事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在刘徽、祖冲之以后的漫长岁月中,无人在微积分发展中建功立业.长期的封建专制和闭关自守政策,束缚了科学的发展.在外国人心目中,古代中国巳从一个文明古国变到了科技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是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钱伟 《考试周刊》2010,(13):21-22
文章作者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解读.体会并描述了中国古代诗歌“近取诸物,这取诸身”的象征比喻手法,从中将李商隐诗歌表现中的意象、意境作了尝试性的再现.反映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和象征主义超越特定文化时空背景下的共通的感受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世纪之交以及进人对世纪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中历史课宜讲授中国对世纪臾和世界对世纪臾.在论证上述建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之前,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我国中学历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按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现在初一是上中国古代史,初二是上中国近现代史,初三是上世界历史(包括世界古代、近代和现代史,以近现代史为主).高中近几年的安排是:高一上世界近现代史,高二开中国近现代史,高三文科班开设中国古代文选修课。1995年颁布的即将实施的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实验稿)则规定,今后…  相似文献   

13.
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有的比喻尤其不靠谱。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说法深入人心,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据说这一观点可能来自于《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教例分析报告》一书,这是被称为中国第一月嫂的人写的一本有关育婴理论与实践的专著。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旬.是语言中的精华。在中国,十二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它是代替十二地支、用来表示人们出生的12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中.人们往往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来比喻人,即把不同性格、特征、习性等的人比作动物。英语习语中同样可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喻人,但在习语中大多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应谨慎对待,切不可望文生义而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15.
XIA金屋又作“三足屋”,出自中国神话故事。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太阳。钓鳖出自中国神话故事。比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钓鳖客”,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彭祖中国神话人物,相传活了八百余岁。后用作长寿的象征。青鸟出自中国神话故事。指传信的使者。月老又作“月下老人”,中国神话中掌管婚姻的神。常用来称呼媒人、婚姻介绍人。阿拉丁神灯出自阿拉伯神话故事。比喻能满足人一切愿望的东西。禁果出自《圣经》故事。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方舟出自《圣经》故事。诺亚为躲避洪水造的长方木矩形大船,常用作避难处所的象征。斯芬克司…  相似文献   

16.
我心中的玉     
杨红霞 《宁夏教育》2011,(7):146-146
打开电脑搜索引擎,在百度网页里看到关于玉的很多说法:"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欠为负.在古代农业活动中,以增产为正,减产为负.  相似文献   

18.
<正>说到骂人,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和高雅的诗词不沾边,但实际上古代的文人雅士也是有喜怒哀乐、有脾气的,他们遇到令人愤慨的人或事时,可能会通过作诗来讽刺人或批判时事。与一般的骂人不同,古代文人不用脏字,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让他们的作品读起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宋元间出色的宇宙论张涛光宋末和元代不少学者都探讨过宇宙论的有关问题,形成并产生了一些卓越的见解,这是中国古代对宇宙认识的一个高峰。其中朱熹、邓牧、伊世珍等人的认识最为突出,尤其是伊世珍,他对宇宙的认识在整个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既前无古人.又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20.
难解的愁情     
人的感情,如忧、愁、怨、恨。按照唯物主义解释,都不是主观臆造的幻影,而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大脑里的反应.但是这些东西并不直接作用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是无形的=怎样来表现这种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感情活动呢?古代的诗人大多喜欢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化地把它们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