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也频的诗纯粹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的是一个漂泊者的痛苦灵魂。人世、旷野和天宇三类意象构成胡也频的诗学宇宙,在由这些意象组成的展开式和高层式的诗结构中,他所歌咏的是个人与人世的关系,先被众人所摈弃而后又弃众人而去,刻画出一个总是处在孤独寂寞中与黑暗抗争的旷野中踯踊的先行者形象。  相似文献   

2.
左联烈士胡也频的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作者自署“一·九二九年五月七日早上二时作完于上海”。小说标志着胡也频创作道路上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的新起点。可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最初发表时间,有关文章和著作的记述存在着错误。瞿光熙同志在《胡也频两部革命小说发表的周折》(《新民晚报》1960年5月26日)一文中说:这部小说写成后未能发表,一九三○年六月才出单行本。一九六一年,瞿光熙在《关于胡也频殷夫几件事迹的考证》(见《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 一文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对胡也频的诗歌创作是忽视的.事实上,二十年代中后期,胡也频就以其大量的诗作引起北方沉寂诗坛的关注,有学者称誉他的诗作“作为近代新诗新型之一种”,“以离奇的风格,造成一种新的趣味”.①从三十年代至今,对胡也频的诗作或存在着片面的解释,如郑振择在诗人牺牲不久撰文认为,他的诗中找不到“一丝半毫的反抗时代的影子”,这种“绅士式”的创作表明作家“似乎还没有尝到任何真实的人间生活的辛辣味儿;”②或较多注目于诗人创作受启于李金发象征派诗的因子.造成这种情况的缘由,一方面是胡也频的诗作大多刊载于《现代评论》等刊物,自然不会引起左翼文学界的注目,因而  相似文献   

4.
(一)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白莽(殷夫)、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五位青年共产党员作家被捕,同年二月七日深夜(或八日晨),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为了揭露反动  相似文献   

5.
鲁迅怀着悲愤的心情,记叙柔石、白莽、冯铿、胡也频、李伟森五位青年左联作家不幸被捕、斗争和就义,歌颂了烈士们在反“围剿”中的战斗岁月和光辉人格。同时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和钱钟书是现代文学史上两位大家,又是著名学者、教授。他俩对我国的文化事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边城》与《围城》各是他们的代表作。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192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月刊。1927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等杂志,同年参加了新  相似文献   

7.
在丁玲的创作中,早期通过批判男性、否定男性来彰显自己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到了后期则通过认可男性、肯定男性来超越自身的性别意识,这一发展轨迹与其生命中的男性影响是分不开的。丁玲的父亲、瞿秋白、胡也频、冯雪峰、冯达、毛泽东、周扬等男性对丁玲思想与创作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简介     
《现代语文》2006,(5):79-79
沈从(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湖南风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个旧军官家庭,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学副刊。  相似文献   

9.
丁玲在其丈夫胡也频及其他左翼艺家的影响下,逐渐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随着她的向左转,她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短篇小说《一天》,就创作于这一变化过程中间。作品描述了女主人公的个人心理,同时也剖析了当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各种邪恶现实。  相似文献   

10.
鲁迅怀着悲愤的心情 ,记叙柔石、白莽、冯铿、胡也频、李伟森五位青年左联作家不幸被捕、斗争和就义 ,歌颂了烈士们在反“围剿”中的战斗岁月和光辉人格。同时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同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两派分歧源于1903年的全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张党章第一条党员的标准应严格一些,马尔托夫认为宽松为好。列宁的主张被采纳,投票时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比孟什维克多4票。当时列宁与马尔托夫的关系很密切,他们都信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但革命胜利后,列宁说如果没有1903年战胜孟什维克的胜利就无法赢得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2.
师道的重量     
蒋天枢(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胡也频在人生与艺术的追求道路上充分体现了闽人精神,他通过小说创作探寻人生,追求光明,他的小说创作作为追求光明到来的基石和桥梁,是过渡时期的不可磨灭的人生与艺术的奉献.  相似文献   

14.
李乡浏同志最近又推出了他的《鲁迅作品答疑》(甘肃少儿出版社),解答了508个疑难问题。《答疑》的特色是:一、资料丰富,答疑明了扼要。第一册,回答了初中语文课本上8篇鲁迅作品中的197个疑难问题;第二册,回答了高中语文课本上14篇鲁迅作品中的311个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教师、学生和一般读者模模糊糊、似是而非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二、补充了若干史实,订正了若干语文课本注释的讹误。如胡也频,课本上既不注明本名和学名,又不注释“胡也频在上海也只见过一次面,谈了几句天”(鲁迅原文)。作者在  相似文献   

15.
江虹 《江西教育》2006,(11):F0003-F0003
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始建于1903年,是一年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教学质量一流的百年名校。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原籍山东临清,六岁来到济南。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正谊中学,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济南高中度过的。在他受教的老师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鞠思敏、胡也频、董秋芳等几位先生。  相似文献   

17.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桐城县高甸(今属枞阳县)人。汝纶毕生,多半精力用于教育、文学  相似文献   

18.
1903年2月11日刊登于《新民丛报》第25号的《管子传》并非梁启超一人所撰,而是他与投稿人汤学智的“合著作品”。虽然该文较之1909年的《管子传》,无论在篇幅字数,还是思想内容上,皆逊色不少,但它是梁启超将管子纳入其学术视野的肇始,亦即其管子研究的开端。同时,文中所体现的政治倾向,也是此时期梁个人思想的真实写照,故1903年《管子传》颇值重视。  相似文献   

19.
名家时间     
丁玲(1904—1986),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早年在家乡求学。1922年至1924年,先后就读于上海平民女子学校、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1927年,处女作《梦珂》发表,不久又完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至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了,学校坐落在上海市西南的上中路上,毗邻闻名遐迩的上海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