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景、情、理并茂的千古绝唱,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客问答所阐述的这一哲理,是本文最生动、最耐人回味的内容,也是本文教学上的难点所在。因为作者表达这一主旨,不是直接议论,直言其理,而是借助  相似文献   

2.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奇文,千百年来倍受称誉。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品味文中水乳交融的情、景、理,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而要完成这一系列审美活动,就必须抓住文中的一组关键意象——“水”与“月”。大文豪苏东坡似乎对“水”与“月”情有独钟,无论是开篇的写景,还是中篇的抒情说理,抑或收篇的主客同乐,始终都是抓住“水”与“月”这组关键意象来完成的。“水”与“月”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串连起文中的情、景、理,读来让人时时觉得置身于水光月色与水声月影的交相辉映之中。  相似文献   

3.
《赤壁赋》     
自读导言  1.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文章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法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进一步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解说:“自读要求”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指导学生自读本文,基本的要求就是理解作者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触景生情,联想古今人事,借题发挥,所抒发的内心感慨。   景、情、理的水乳交融和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要指导学生将此作为学习的侧重点,弄清文章“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是清朝学者钱大昕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议论短文。文章由作者下棋眼高手低的事实引出议论,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文章的第三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可以说,能准确透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则整段话的内容也就容易掌握了,而要正确地理解这一句话,就必须先解释清楚句中的每个“是”和  相似文献   

5.
《赤壁赋》的重点是第三段和第四段。这两段中,苏轼借主客问答的方式,围绕“变”与“不变”这一核心话题,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虽说没有“哲理诗”这一类属名称,但以诗明“理”确为一种客观存在。其诗中之“理”在表现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依景明“理”、依事明“理”和议论明“理”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是本文揭示的道理。如何通过老人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故事来认识这一道理,就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教学片断以“找”为突破点,围绕老人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指点,终于“找”到骆驼展开。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氛围中攻下了这一难点,很有借鉴意义.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郾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体会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2郾熟读课文,学习景、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苏轼因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的对比而产生了对功业、生命的迷惘,这也是古代哲人与诗人共同的困惑。但苏轼却能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耽赏于大自然的江山风月,而获得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苏轼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把握《赤壁赋》的精髓。【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资料搜集】1郾林语堂的《苏东坡传》。2郾余秋雨的《苏东坡突…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内心之悲与所悟之理,分析其所产生的思想根源.(重点) 2.研讨苏轼所悟之理能否化解心中之悲,体会其以道济儒的人生哲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情感脉络:全文由乐到悲,最后以喜作结;解读了第一段的风月之美和遗世之乐;了解了"赋"常用的"主客对话"手法,本文中的主、...  相似文献   

10.
《伶官传序》是据后唐盛衰,原庄宗得失,来探究“盛衰之理”的,是缘事议理的议论短文.本序的记叙,驾简驭繁,详略得当,始终把握着反映事理(得失由人)的最本质的因素,最典型的事例:本序的议论,反映了作者的精见卓识,入木三分,所议之理都是从事实得出的必然结论.而无论是记事,还是议理,都表现了作者关切治乱盛衰的强烈的爱憎感情。通篇文字,一唱三叹,跌宕多姿.其中反问句的运用,尤有特色. 本序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反问,中间还有两句反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诗词的核心构件,鉴赏诗词从意象入手,能准确把握意境,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略陈拙见:一、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由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两部分组成,“意”为筋骨,“象”为血肉,二者肉骨称适、契合无间。诗人在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诗人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  相似文献   

12.
考场写作与一般写作不同,最突出的就是时间很紧张.高考作文基本是“50分钟800字”,一般考生不可能在审题立意之后就能给自己的作文拟立一个形象的好题目,也不可能花多少时间进行“意象为题”的思考.因此,特级教师张悦群在他的“考场议论文如何高人一筹”写作指导课上,根据高考考场议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力避“从题目到正文,再到结尾”的俗套,指导学生“从意象煞尾,到意象为题”,即让学生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注意大脑中不时冒出的有关意象的灵感火花,及时选择、捕捉与主旨相关的适合作为题目的意象,在结尾进行形象化议论,再由此拟立一个精彩的“意象题”,达到了“结尾如撞钟”与“题好一半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理答”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问答时所表现的重要教学行为,对整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行为不仅涉及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提问,更要联系到学生的回答,是一个较复杂的教学行为,教师理答行为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充满魅力,其作用并不亚于对文本的细读与教案的设计,已被一些教师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以学生为主体,到底以哪些学生为主体? 对话策略是新近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分为问答和讨论两种形式。问答策略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部分组成。问答策略运用恰当与否,关系着教学能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一、目标定位1.了解假设分析法的特点及作用;2.初步学会运用假设分析法进行议论说理。二、选题依据1.学生作文现状——说理简单化,议论苍白无力。2.是达到“切合文体要求”这一标准的重要途径。3.可以扩展联想,充实内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习要点及目标完成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用得最普遍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在例证法的选例、叙例、议例这三个环节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是哪个环节?——议例。议论文就是要议论,这才“切合文体要求”,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可是,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普遍存在这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6.
以议论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议论文。“议论的总旨在于表示作者的见解”、“议论的路径就是思想的路径”,“依据、推论、判断这三者是议论的精魂”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论述是我们阅读议论文的钥匙。下面所选的几篇新鲜议论文值得大家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诗和吴英词的联系,在其艺术结构上表现突出。他们不仅注重章法的细密和提转,而且分别通过“梦幻之窗”和“混沌的心灵场”来摄取意象,以深厚的情思贯穿于密集并置的意象组合之中,使其结构成为具有梦幻特征的心灵化意象结构。这种结构遵循的是诗人的情感逻辑,创作思维极具跳跃性和主观化倾向。这使得表现在作品中的时空、物我、主客、虚实等现实关系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时空转换上的突转突接、埋没意绪,物与我、情与景的交融,主客关系的朦胧难辨,以及虚写和实写的互化和融通等,都显示出这种意象结构在艺术表现上所带来的一定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下),第十章“鸟类”知识介绍中,安排了“家鸽的结构和生理”这一节教学内容。它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双重呼吸”是家鸽的飞翔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应用挂图、解剖家鸽等教学手段,都很难使学生准确地领会“双重呼吸”这一生理过程。为此,我设计、制作了“鸟类双重呼吸演示仪”,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教学难点。此教具直观、形象,可见度大,使用方便,在教学活动中深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重点:1.从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全句、全诗的意境。2.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二、教学难点:1.结合诗歌,理解“意象”和“意境”,“联想”和“想象”的含义。2.本文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说明的难以言传的意境的。3.作者为什么说《咏柳》一诗是“借咏柳而咏春”?  相似文献   

20.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