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发散性思维是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和变通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3.
发散是创新的动力.数学发散思维是一种朝着多方向、多角度试探变化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要求发散者在思考问题时,自觉地、尽可能地使得思维向着不同方向、沿循不同角度,在各个层次上放射开去,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是数学发散的“触角”不只一个,而是几个、几十个,而且方向繁杂,难以把握,似乎毫无规律可循,使我们无从下手,以至于每次数学发散都像“帽子里跑出来个兔子”.因此,数学发散的思维基点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数学发散的速度(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还直接影响到发散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发  相似文献   

4.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5.
培养发散思维的若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立体型、辐射型思维方式,通俗地说,发散思维就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调动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拓宽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数学学习中,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理多用”等形式来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6.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品质,它主要强调思维的多解和求异,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到达思维的目标。发散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意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意多途径、多方式。发散思维时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采用探索、转化、变换、迁移、构造、变形、组合、分解等手法,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张艳  时先良 《考试周刊》2012,(34):68-69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其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既需要直觉、形象思维,又需要分析、逻辑思维,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而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所谓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集中思维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9.
闵广国 《河南教育》2007,(7):109-109
思维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以其“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不可少。下面笔者就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创新需要思维的发散和流畅,需要打破定势,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有目的设计一些或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和复合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所谓发散性思维,它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找各种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解题办法,探求多种方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复合思维是利用已知信息,根据熟悉的规则,得到正确结论的思维,它强调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的方面,即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表现为依据定义、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创新、收敛思维创新与作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方法 抛弃习惯性思维,遇事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方法,只有到最后,才靠直觉和逻辑进行判断、筛选,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这是创新思维的精髓之一。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新因素。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材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同等重要。发散思维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答案,而聚合思维则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以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像和假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聚合思维则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因而是已有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激活"发散思维,促进目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用图表示,它就是从一点出发向知识网络发出的一条射线,使之与两个或多个知识点之间形成联系.它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多方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它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采用探索、转化、变换、迁移、构造、变形、组合、分解等手法,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造就创造意识. 那么,初中学生怎样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是从所给的原信息中产生的不同方向的新信息,在教学中表现为由同一信息来源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输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能使思考者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理解,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创造条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徐静 《学苑教育》2012,(21):53-53
思维发散是一种从多方向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灵活多变的,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发散是人的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而思维发散的获得在于培养.通过数学教学培养的思维发散,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指不以常规,对所给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往往习惯于以教师所教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循规蹈矩解决问题,这对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形成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笔者尝试着实践下列几个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