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自产生到晚清,文体地位逐步提升。小说从不受重视的"小道"变为可以"补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提高了小说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奠定了小说作为文学文体在文学序列中地位提升的基础。明代文人深度参与小说的批评与研究,成为小说文体地位提升的直接动力。清代文人小说创作的繁荣,表明小说已成为文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新文体,小说文体地位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2.
根据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翻译于清末在中国文学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通过翻译活动,引进了新的思想、题材和写作技巧。小说翻译是清末翻译中的主要内容,它提升了小说在中国文学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中国原创小说的繁荣,带来了小说写作方法与形式等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地位的重新估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长期处于尊唐抑宋的不公平评判话语系统中。本文从古代主要小说类型的题材、艺术风格、创作主旨等内部要素的演进过程和概念、理论、作品整理等外部因素的运动轨迹切入,综合分析讨论了宋代小说在古代小说领域的独特贡献和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认为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不低于甚至高于唐代,应该对尊唐抑宋的结论重新检讨和估价。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代表,在文学领域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它运用散文语言描写人物命运,典型地表现生活。同时还是形象艺术、语言艺术以及创造性构思的有效综合,并有创意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因此小说教学历来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选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第四册的六个单元中,有三个就是小说单元,其中两个是现当代小说单元)。而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学者伊万-佐哈尔建立的多元系统理论为解释文学翻译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运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小说中个别中文词语的音译策略。这些拼音词语在拼写、词性和断句方面在强势文化影响下的改变以及小说在回译拼音词语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都体现了翻译文学的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长河中,以独特视角观照现实人生的欧美流浪汉小说,经历了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艺术历程。流浪汉小说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作品的地域性、现代性和未来性三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和预测。诚然,流浪汉小说的叙事艺术体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其固有的创作阵容、艺术价值、影响范围和传承作用,则决定了它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的文学类型及其政治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是一个文学类型的混合体。它跨越了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的两种不同类型——哥特式小说和家庭式小说。小说类型从哥特式向家庭式的转变与妇女社会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文学形式在政治上并不是无知的,符号系统和各种表意实践,与现存的权力体制的维持或变革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在白话文理论建设、提高小说等俗文学的文学地位、推动白话文普及等方面建立了历史性功绩,并经过与复古派的争论和对封建文人的反击,使白话文的正宗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同时,白话文运动也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文化这个广阔语境下研究的翻译,不再是对原文"机械刻板"的"仿作",其本身具有推动世界文学前进、转变文化的巨大力量,而翻译地位的提高就依赖于对翻译(译文)本身价值的肯定.文章对翻译地位的改变进行了思考,指出这种改变是将翻译置身于文化语境下研究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小说是近代政治影响下发展繁荣起来的,小说观念从“小道观”到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在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种观念又延缓了小说的成熟,使之成为政治的扬声器,造成小说对“人”的轻视,对“个性”的忽视。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也同样影响着近代小说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妇女小说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澳大利亚有三位女作家在国际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澳大利亚妇女小说发展的先驱。本文介绍了她们的创作基础,探讨了她们作品的主题以及三位女作家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的任何社会形态生活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丝毫不亚于男性,但是在文艺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往往被对象化、边缘化。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古代小说与当代网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当代女性角色的主体性在渐渐成长,并与真实的女性美契合起来。文章分别从比较研究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研究视角与主体性地位对比、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翻译小说对我国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变革的影响有四大作用:(1)使中国小说的地位提高,改变了“小道”之说,使读者了解到小说作家在异域地位甚高;(2)使中国小说由“教诲劝诫”向描绘社会人生转变,成为近代小说革命和“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3)使中国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变得多姿多彩;(4)使中国小说走向现代白话、通俗化。这些作用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发展、文学的商业化有联系。  相似文献   

14.
政治小说起源于西方,在日本近代思想家及文学家的努力下传播到了日本。明治初期尤其是在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日本文坛兴起了翻译政治小说和创作政治小说的热潮。政治小说在日本的兴起及发展与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衰紧密相连,是在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学题材。关于政治和文学的关系,文学家们有很多的观点和设想。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政治小说虽然和政治有关联,却不仅仅是有关政治和小说的论说。论文将在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下考察日本政治小说的发生、兴盛以及文学功能,以求探明政治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游仙窟》在日本大行一时,影响深远,但是日本文人对《游仙窟》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以平安朝后期为界,《游仙窟》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从日本的书目著录中可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奈良和平安朝前、中期,《游仙窟》被著录进"集部",处于文学经典的地位,是被当作美文学来对待的;平安朝后期开始,《游仙窟》渐渐被视为狭邪小说,从"集部"转入"子部"。这种变化反映了日本文学风气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传奇小说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流传下来的传奇小说数量多、内容丰富,优秀作品也层出不穷。通过分析韩国传奇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特征,简单概述了韩国传奇小说的人物特点,希望能在了解韩国文学方面给大家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元代文言小说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本文针对元代文言小说作家群展开阐释,对元代文言小说作家的政治地位、物质条件等进行了梳理,这对于深入研究文言小说以及它们的创作主体都将起到积极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文学小说的地位,冯梦龙将小说与诗、赋、释、道等相提并论,以同经、史等大道相对应的方式强调小说之“小”。《四库全书总目》则强调小说之“说”,并以文学小说不符合目录学体例要求为由将其驱赶出小说的范畴,但《四库全书总目》中采集的小说体例照样不统一,所以在给目录学小说分类的过程中还是以小说之“小”为依据。文学小说重视小说的审美价值,而目录学小说则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以强调文学小说的社会功能为由争得一席之地结果是徒劳的,明确提出文学小说的审美特征,强调文学小说与目录学小说截然不同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9.
《巴黎茶花女遗事》不仅以其扭转了中国士人对外国文学的偏见之功在中国近代翻译丈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以其提高了小说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地位和文学地位、开启了对20世纪初叶言情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情爱价值观念及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等历史功绩,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农村小说创作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思想框架结构在农村小说创作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的转型及文学观念的更新,农村小说创作转向生活框架结构、家族模式结构、寓言式结构、现代派结构并存交叉的发展阶段,创作视角上也出现了由精英视角向权力视角、农民本位视角、多元混合视角的转变,昭示出创作理念在转型期农村小说裂变与冲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