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态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一部分学生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利益机制的驱动,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社会分配的某些不公,以及腐败等问题的影响,其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趋向看重功利、实惠和个人利益。面对这一变化,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教学弊端日益突出,主要是教学内容上,理论脱离实际,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因而缺乏说服力;教学方法上,教师满堂灌,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吸引力。因而…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笔者依据以往的实践探索认为,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应通过激励学生课内自主问答、自主论辩、自主上台演讲,课外自主作业、自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和实践,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尹丹 《华章》2012,(27)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修养的课程,是品德课中的主干课.如何搞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从分析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入手,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合理的实践内容体系,突出课堂教学实践性,强化修养课的课外实践,改革修养课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加强实践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要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构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就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师生互动的内涵及策略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大打折扣。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势在必行。文章就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多种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两课"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工作及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讲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得到教育和指导,使这门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素质。体现教师功能,旨在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收到实效,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价值取向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主张将体验教学引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源于它强调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真正实现“自我教育”。我们认为,将被一度遮蔽的体验教学从道德教育中凸显出来,在克服传统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知识传授而忽视接受者自主选择性弊端方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依托逻辑思维,强化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挑战传统思维、追求独特思维、培养立体思维是优化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述英文习作中汉英逻辑推理与语篇思维模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中国学生的英文习作水平在外籍教师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的外籍教师在评价中国学生的写作时往往把“不衔接”、“不连贯”当作口头禅。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实际上使用的是汉语写作的思维方式,所以建议英文写作教学应该对英汉语言本质的(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等)差异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它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逻辑思维不但其具体方式本身具有创新功能,而且它还为我们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工具,应重视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翻译实践和TEM8应试中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匮乏造成的错误理解和表达屡见不鲜。要改变这一现状须引导学生让逻辑思维积极介入翻译的整个过程以及词义选择、句式结构和语篇把握等各个层面,以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逻辑分析的习惯,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总结了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进行的综合型教师教育改革试点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分—综式("3+2"专升本)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所遵循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路径及其缺陷基础上指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对既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去寻求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进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逻辑学对于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理性精神的建立和道德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逻辑学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逻辑学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从价值性目标、认识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三个方面来确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重基础,又要体现逻辑精神和应用。教材的编写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大学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现实格局。教师教育大学化导致一些高校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边缘化,专业培养目标偏离,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定位失准,大学教师职业路径困惑,传统培养模式受到挑战。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机构体制,完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架构,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和教师职业的双重标准,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平台是大学化逻辑中发展教师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论逻辑思维对文艺作品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相辅相成,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在从事艺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不但要用形象思维,而且要用逻辑思维,运用形象思维,可以更好地烘托环境与刻画人物,从而使作品获得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深化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作品中的人物富于哲学智慧的闪光,并且常常成为艺作品的筋骨或故事情节发展的环扣,逻辑思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着对各类艺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