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娥冤》对悲剧文学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本文试图从民俗的视角,对悲剧进行解析。童养婚、接脚婚、高利贷、鬼魂信仰等习俗是构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外部原因,深深扎根在窦娥心中的妇德"守节尽孝"的传统道德观念,最终把窦娥推向了毁灭。  相似文献   

2.
《窦娥冤》开始,写的是一贫如洗的穷秀才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为还债和换取进京赶考的盘缠,将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以及学术界所发表的一些文章,因此便得出结论: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也是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重要根源,作者在剧中揭露、抨击了重利榨取的高利贷盘剥。 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剧中的窦娥到蔡家之后,並未因其是抵债来的童养媳而受歧视、受虐待。窦天章送窦娥到家时,蔡婆对他说“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她”。蔡婆婆又对窦娥说:“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就是亲媳妇,只当自家骨肉一般。”蔡婆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与窦娥相依为命过日子。窦娥孀居后,蔡婆让她住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 的“妆楼”。窦娥不采桑、不养蚕、不纺纱、不织  相似文献   

3.
《窦娥冤》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解读作品,从作品叙事时间、叙事视角、作者意图与矛盾三方面入手,分析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关汉卿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4.
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不仅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而且也是世界著名悲剧之一。《窦娥冤》之所以被称为悲剧,自然与作品中塑造的悲剧人物"窦娥"密不可分。在历来的研究中,窦娥悲剧命运的探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经久不衰,究其根源则是作品中沉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汉卿笔下窦娥的悲剧命运的解析,追寻女性悲剧的根源,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窦娥冤》之"桃杌"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代表关汉卿杂剧的杰出成就.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里面在对《窦娥冤》进行主题及其进步意义的分析时解释“桃杌”说:“剧中楚州太守桃杌是造成窦娥冤案的关键人物.他是地方官员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元代吏治的腐朽 ,这毫无疑问。你道吏治腐朽、社会黑暗 ,可那朝那代不是如此 ?并且 ,大多的统治者都千方百计地企图清除黑暗社会的阴暗面。窦天章自谓 :“廉能清正 ,节操坚刚”。所以才有“肃政廉访使之职” ,“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元代统治者的做法跟如今的“反腐倡廉 ,惩治腐败”同出一辙 ,只是时代不同 ,制度不同而已。窦娥屈死的原因是吏治黑暗腐朽 ,但造成窦娥一生悲剧的原因就不仅吏治一点那么简单了。窦娥悲剧原因知多少 ?经济领域中不合理的高利贷制度 ,造成窦娥悲剧。二十两银子 ,一年本利四十两。…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全剧围绕一个“冤”字极力刻画窦娥的冤情。我认为,造成窦娥冤情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黑暗社会、险恶的生存环境是造成窦娥冤情的外部因素。倔强、怨愤、任性的性格是窦娥含冤九泉的内在因素。《窦》剧的启示:人的性格及心态与命运息息相关,甚至有时会决定事业和前途。  相似文献   

8.
王晖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3):109-111
《窦娥冤》是关汉卿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婆媳之间的矛盾一直被人们在研究中所忽略。正是由于婆媳之间的矛盾才导致了误会的产生。即使窦娥死了,婆婆也没有因此而原谅窦娥,这种被亲人所误会所产生的悲剧,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窦娥冤真正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元曲作品《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研究是比较充分的,无论是窦娥自身的人物形象,还是窦娥形象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意义,学者们都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研究过多,还需要对关汉卿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关汉卿自身的生活境遇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反映了正统的儒家思想与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的矛盾,窦娥不是反封建的斗士,而是伦理制度下贞孝的典型,关汉卿通过窦娥形象塑造,借助弱女子的人生悲剧,谴责现实,推崇和彰显全贞全孝,以期唤回传统道德,恢复伦理,换回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冤》的主人公窦娥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是窦娥的善良品格。窦娥三岁就死了母亲,七岁时又因父亲无力偿还债务而被送给蔡婆婆当童养媳,名义上是结亲,实际上是把她当作抵押品一样地卖掉。十三年后,窦娥长大成亲,可是还不到两年,丈夫又得病而死,她还未来得及享受婚姻  相似文献   

12.
张会文 《学语文》2009,(1):17-17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体现于情节艺术之中,剧情以人物为中心,高度集中,冲突迭起。一、以人物为中心构思情节《窦娥冤》的悲剧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剧中情节安排,高潮出现,都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窦娥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所承受的一切不幸,是封建礼教、封建更制、社会无赖等各种恶势力共同残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梗概,分析窦娥形象。2.理解窦娥悲惨命运不可改变,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梗概,分析窦娥形象。教学难点:认识窦娥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梦回元朝,走进大都戏院,聆听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元杂剧——-《窦娥冤》。剧作家关汉卿,戏剧的女主角叫窦娥。窦娥,小字端  相似文献   

14.
《窦娥冤》是元代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也以富有抗争性著称,在评论家眼里,《窦娥冤》一直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歌颂下层人民反抗斗争的典范之作,而这一切的思想意义,都在主人公窦娥身上得以体现,窦娥因此成为反封建礼教的斗士。而在我看来,窦娥不仅不是反对封建礼教的斗士,而是一个贞节与孝顺的典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礼教与文化的坚定执行者。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元代伟大的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剧作向我们讲述的是民间女子窦娥,被流氓诬陷官府错斩的冤案故事。女主人公窦娥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勇于抗争、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给人极深刻强烈的印象。作品借窦娥形象的塑造,揭露  相似文献   

16.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它通过窦娥这个青年女子的不幸遭遇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关于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 ,概括地说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是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和冤案 ,深刻地揭露和控诉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愤怒地鞭挞了无心正法、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二是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热情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的妇女们的斗争精神 ;三是将前面的说法合二为一。其实 ,关于窦娥的悲剧的社会意义我们并不排除上面的种种说法 ,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还在于通过对窦娥这个扭曲的人格的描写 ,通过她的变态的复仇 ,来表现那个…  相似文献   

17.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倾心打造的一部代表剧作,剧情取材于东汉民间故事"东海孝妇"。《感天动地窦娥冤》作为元杂剧悲剧的典范,其中的悲剧性成因具有多重层面的解读。关汉卿通过窦娥这个代表性的悲剧形象,深刻分析了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孝道"以及男权中心下的"贞洁观"对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深刻影响——男权的桎梏使女性失去独立的意识,成为父权社会的附属品和牺牲品。并且紧扣当时社会现实,真实且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黑暗、混乱与残酷的悲剧时代。  相似文献   

18.
《窦娥冤》是元代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人杂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悲剧。全剧共四折一楔子,故事渊源于《汉书·于定国传》中“东海孝妇”。主要情节是写一个贫穷读书人窦天章的女儿窦端云(后改名叫窦娥)短暂一生的不幸遭遇。窦娥三岁亡母,七岁便被其父窦天章送到蔡婆家做了童养媳,成为高利贷的抵债品和换取其父“应举之费”的交换品。十七岁成婚,婚后两年多丧夫守寡,从此过着悲苦的寡居生活。蔡婆出外讨债,赛卢医为谋财赖帐在郊外将她勒死,地痞张驴儿父子乘机救了蔡婆,以此赖在她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要强逼她为妻,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设下毒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著名杂剧,本文围绕窦娥善良和反抗的性格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即列这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大悲剧.它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集中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尤其是元代所有受压迫的妇女的不幸和冤屈.窦娥之所以蒙冤,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仔细分析,它既有属于社会性质、特定时代、妇女地位等一般性的原因,也有属于本剧主人公的出身、遭遇、性格等方面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