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文化学刊》2009,(6):16-16
袁建新在《黄河之声》2009年第9期撰文指出:历史的实践再次证明,艺术的评价是绝对不能把接受者的感情排斥在外的,只有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懂得民族艺术的真谛。越是扎根于民族土壤的艺术越具有顽强长久的生命力。真正民族的东西,也是最为世界所接受的东西。草原民族文化艺术,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更深更广的文化背景,它的文化内涵来自中华的民族文化沃土,它净化了人的思想灵魂,升华了人的浩然正气,讴歌了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09,(6):28-28
吴团英在《思想工作》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草原文化是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游牧文化是其核心内容。在工业文明兴起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内,草原文化同农耕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两大重要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草原文化崇尚自然,坚持天人合一,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09,(6):136-136
王志刚在《实践》2009年第1期发表《论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他指出:文化发展的要求与现实的文化发展总是有一定的差距,自觉的文化应该顺应文化发展要求,反映文化承载者的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了长久的国家统一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往来和文化传播较为顺畅,文化发展是大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发展形式是文化增生。  相似文献   

4.
杜刚 《文化学刊》2009,(6):33-39
人类走进文明社会之后,中国北方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在建立政权、对外开放、军事斗争、创制文字、建设都市、繁荣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涌现了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明安图、康熙、曹雪芹等一批举世闻名、迄今仍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为丰富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彭定安 《文化学刊》2010,(2):98-103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草原民族曾经战胜汉族,拥有广阔地域、半壁江山甚至全国政权,但最后均以与汉族交融汇合结局。这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纵然作为统治者的草原民族坚守"胡汉分治",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文明,却不得不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而由"习"到"化",最后不得不"倒"在了先进文化的门前,一方面作贡献于先进文化的总体;一方面则自身消融于先进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09,(6):39-39
郭秀丽在《实践》2006年第21期撰文指出:草原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必须以内容的独创性为目标。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其灵魂的产业。文化产业内容生产要素与细节的研发与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用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内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包括森林文化在内的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09,(6):120-120
伏来旺在《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生态文化是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的文化。在古老的蒙古人意识形态中,天地是父母,水草是衣食。从而形成了天地崇拜、山地崇拜、树木崇拜、水草崇拜等自然崇拜。这是一种与游牧相适应的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价值,经历了千年传承与积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推动文化的繁荣进步,也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该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既要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又要与时俱进,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寻找平衡和统一的路径,以确保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草原文明形成的文化标志有三个方面:草原文明的根基产生于草原特有的“群牧”的经济形态;草原文明的物质文化载体是其“细石器文化”传统;草原文明的文化载体依托于其“以自然为本”的文化特色。草原文明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草原文明是长城内外多民族文化“趋同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草原文明推动了人类文明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09,(6):32-32
李登样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撰文指出: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体系,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现代草原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应具有以下特征:开放性、多元融合性、自然人文统一性、复杂和谐的生态系统性、新型的绿色工业性、社会化和市场化、城镇化现代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的本位性、草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09,(6):88-88
李肖冰在《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撰文指出:任何一个文化现象,不是大自然的赐予,而是人类的创造。西陲边疆历来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据史载战国前后的塞种塞人,两汉前后的月氏、鸟孙、匈奴以及隋唐时期的突厥、蒙古等民族活动时间最长,影响也大,石人文化即是上述各民族创造性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升级已经成为一项必然趋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企业管理属性的文化形态,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兴衰成败。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创新的强心力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企业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阐述其创新路径,希望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多重影响。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构成创新文化的两个基本层面。从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来看,观念文化可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具有精神动力价值、方向引领价值、氛围营造价值和组织凝聚价值;制度文化可以通过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激励制度、创新保护制度等制度规约为科技创新提供外部保证。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通过文明和文化得以发展,而大学也是凭借大学文化得以建设和发展。大学文化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创新更是在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09,(6):82-82
齐秀华、陶克套在《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撰文指出: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对于相对弱势的草原文化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前提下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因为,草原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思想价值、资源价值、开发价值融为一身的文化价值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动力,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不断激发新的生命力。而企业的文化创新则是企业创新内容的重要部分,企业的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否。其中,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方方面面,是企业管理者双厦有关部门必须加以研究和重视的。本文即对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科学文化哲学主要有两种形态——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文化哲学,前者是“关于科学文化的哲学”,即人们对科学文化进行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反思,后者是关于“科学的文化哲学”,即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反思科学;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科学哲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还包含了对科学的历史研究、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甚至科学的政治研究等成果的概括与总结;研究科学文化哲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改革作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并提出要求要充分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在国有企业里担当政治核心.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升级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关键阶段,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能否更好地开展,并通过工作的开展切实起到积极作用,是稳固党的领导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