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与冈察洛夫是中、俄国民性批判的代表作家,他们对阿Q与奥勃洛摩夫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期望能重建中、俄国民新的文化品格和现代民族文化。但是,他们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所采取的诠释角度和所要达的目的却有所不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体现的是在国家被半殖民化、传统价值体系崩溃的情况下的一种"强国保种"的主体性愿望,而冈察洛夫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却带着强烈的"脱亚入欧"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把奥勃洛摩夫性格归纳为懒惰时,其性格成因简化为出身和教育方式带来的必然结果,强调这种性格所具有的被动状态和消极特征。奥勃洛摩夫性格表现出的主动选择意义,偏安床榻、自我封闭所包含的抗争色彩,拒绝同流合污而体现的独善其身的积极价值则被遗憾地忽略。某种社会行为,不能以未来的历史必然性作为评价标准,也不能因动机高尚而自动拥有全部合法性及合理性,更不能以是否拥护农奴制改革作为是非评价的唯一标准。作家强调,良知犹在的封建贵族,以痛苦感伤的姿态告别农奴制,是因为即将衰亡的生活方式包含着某种真理因素,新生活亦有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奥勃洛摩夫性格的积极价值便在这种何去何从的思虑中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我国青少年中,泛滥着无所事事型、蜻蜓点水型、人云亦云型、小鸟等食型等多种类型的"奥勃洛摩夫病"。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或者是极其优裕、娇生惯养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其什么都不屑于想不屑于做,或者是思维习惯使其什么都不需要往深处想,或者是对他人的迷信对自己的自卑使其什么都不能想、不敢想,或者是多年教育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使其自动地与施教者同步而不知道"超前"地想、"超前"地做,等等。归根结底,这些现象均源于心理上的惰性。本文对其分别提出了诊治办法。  相似文献   

4.
张芳明 《现代语文》2007,(4):128-128
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的原名作过饶有风趣的考证。鲁迅写道:“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  相似文献   

5.
阿Q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在真实世界活下去的原则、寄托。阿Q的性格,并不像人们用来骂人的时候那样简单。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可哀的自满,在实际上是败北了。在现实世界,没有他立脚的地方,又不求进步,只想在精神上找一种自我欺瞒和欢喜。阿Q的无中有(在没有面前说有)、有中无(在有面前却又什么都没有)的精神胜利法,便是打败两极对峙的哲学中观形象。阿Q哲学形象的不破不立、破中立的内涵,是用虚无破现实、用精神立躯体。阿Q以不思考对付世人缜密的深思熟虑、处心积虑的思考,以其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的精神小胜利冲破社会大牢笼。  相似文献   

6.
该认为阿Q与莫尔索虽在精神、行为表征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绝不是异族同类。阿Q精神的实质为愚钝麻木、奴性十足,自我缺失。而莫尔索的冷漠乃为清醒自我导致的精神孤独,他有悖常理的我行我素,正是对荒诞现实的挑战与反抗。  相似文献   

7.
在复杂的阿Q性格系统中,表现最突出最具魅惑力的要数“精神胜利法”了。因此,如何对其定性阐释,历来成为说不尽的阿Q研究中争论的深层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从习语俗语、历史典故、方言等方面比较了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三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莱尔译本和蓝诗玲译本)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他们的翻译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文章最后指出,这三个译本基本反映了三代人对鲁迅的理解和诠释,因而都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从福斯塔夫与阿Q在精神流浪这个视角入手,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文学形象放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对他们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从而发现他们的人生,实际上也是生命苦囚般的体味和经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视为人类生存困惑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其名《阿Q正传》中,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笔触,通过生动曲情节,为我们成功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尤其让人嘘唏感叹的是生活在当时旧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的流浪雇农阿Q,血内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其人身权受到了神种严重的侮辱与损害。自然,阿Q的悲惨遭遇,也同样包含了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鲁迅的杂文<一个"罪犯"的自述>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文中所引的自述,是一篇北方阿Q的自供状,可看作是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有力印证、翻版或补充,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论文还在鲁迅校注的基础上,对生涩欠通的自述文本作了新的补充校正和疏通,方便了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3.
阿Q与陈奂生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都因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赢得了高度的评价和热烈的赞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拥有很重要的地位。阿Q、陈奂生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都是农民,但是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就又使他们各有特点了,成为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缩影。阿Q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陈奂生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憨直、朴实,又带有点“阿Q气”的新时期典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性格中落后的东西都因袭了历史重负的缘故,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与陈奂生性格中的“阿Q气”又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4.
阿Q和K分别是鲁迅《阿Q正传》和卡夫卡《诉讼》中的主人公,本文试图通过各自身份背景、存在哲学、与女性的关系、死亡四方面去把握两者精神上所隐藏的契合。  相似文献   

15.
郭橐驼与阿Q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针砭时弊的名散,《阿Q正传》是鲁迅为中国人号脉的名小说。两的主人公都具有形体上的缺陷,也都受到他人的潮弄。郭橐驼坦然受之,而阿Q却如芒刺在背,每每愤而反击。由此表现出时代风貌的不同,更反映出统治对待不同声音的态度,而这不同的态度又是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是统治是否自信、是否开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利用其惯用的“自欺”、“忘却”、“容忍”等精神胜利法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心理防卫机制,是我们每个人在遇到烦恼时都会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把<阿Q正传>中的阿Q同<少年飘泊者>中的汪中从精神胜利法、革命意识、形象塑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启蒙者和革命者因精神理念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在相似题材中塑造了不同精神特征的人物形象.启蒙者的深刻性和革命者的鼓动性使两个形象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以全新的视角解读《阿Q正传》,从革命是《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基调;“革命”是完成阿Q精神典型的点晴之笔和阿Q“革命”的独特精神价值--“臆想革命”三个方面,初步论述阿Q“革命”在小说中的真实意蕴,在阿Q的典型形象完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新的命题:“臆想革命”,不仅可以为解读分析《阿Q正传》提供新论点,还为诠释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阿Q精神胜利法的正面意义这个角度入手,提出了阿Q精神胜利法也具有展望未来的动力、疗救创伤的灵药、否定旧我的法宝、寄托来世的心法等作用。文章独辟蹊径,逻辑严谨,为我们多层次的认识鲁迅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阿 Q正传》反映出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批判的观点,逐渐受到反驳。在小说中,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批判主要是从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出发的,辛亥革命只是作为一般革命的特殊性存在于小说中,革命的描写成为国民性各种脸谱表现最好的展示台,还成为以“精神胜利法”为代表的根深蒂固的国民性弱点与缺陷的送葬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