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新闻也称新闻速写,有的报纸称之为"现场速写",有的则冠以"直观新闻"或"目击式新闻"等。这种采用现场耳闻目睹再现手法写作的新闻,注重以形象表现新闻真实,使人读后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特点,以强烈的真实性打动读者,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一、视觉新闻采写有别于一般新闻采写视觉新闻对事实的选择比一般新闻更为挑剔,它要求所选事实应可触、可感、更可信,较一般新闻更富有典型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2.
杨军 《新闻爱好者》2011,(15):99-100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观察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目击式新闻因此也被称为视觉新闻、  相似文献   

3.
这类特写是以人物为主线构成对事实的报道。这种新闻不会根据我们意志上或宣传上的需要而发生发展,这些事实中的大多数又是人们难以预料的。由于特写的基本特点是对事实的目击,因此作者靠乱跑去撞新闻事实是不现实的。为提高工作成效,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它要求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在"现场"这种目击新闻的表现方式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引领读者,并走进读者的心中。目击新闻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新、短、快、活见长,具有较强的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它能够把读者直接带入新闻事件中,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生动真切的直观感受,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可以大大增强新闻的活力和吸引力,让读者觉得可信、可亲、可读。  相似文献   

5.
电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新闻传播工具,它比较适合于报道具有较直观具体、可视性较强的动态性新闻,而对于比较抽象概念、可视性较差的经验性新闻报道就受到一定的局限。社会新闻一般都有较具体直观的形象和确实的新闻事实,其可视性最强,因此也就最适宜电视特点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曹晓峰 《视听界》2010,(6):112-113
一、真实性 现场采访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现场目击的心理要求。电视新闻有画面,有声音,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人们可以从屏幕上清清楚楚地看到新闻事件的实际场景,听到现场音响。报道活动着的人、运动着的事,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抽象概念的东西形象具体化,使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重现在受众面前,让人感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要做到这些,须下大气力,抓取典型画面,完整地记录自然状态下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事新闻采访要采集到报道所需要的素材,固然有多种多样的手段,但是善于目击尤为重要。所谓目击,就是采访时亲眼去察看。当前,我们进行新闻改革,提倡多写现场短新闻,自然需要运用目击式采访的手段,即便改进一般新闻写作,克服干巴冗长的单调叙述,也必须从新闻采访人手,多用目击式采访肯定会大有益处的。许多记者和通讯员的实践表明,运用目击式采访,有如下的种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击新闻就是我们现实生活闪光“浪花”的写照。1990年6月,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现场短新闻”颁奖会上,人们称赞的125篇“现场短新闻”,实际上也就是目击新闻。目击新闻不仅要求短,同时要求是写稿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实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这实。由于目击新闻有这个特点,因此更能引人入胜。如何采写目击新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写作视觉新闻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采用现场耳闻目睹再现手法写作的新闻,注重形象表现新闻事实,使人读后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以强烈的事实真实性打动读者,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视觉新闻的概念是新华社穆青同志于1983年首先在我国提出来的,对于这类新闻,有的称之为“现场速写”,有的称之为“直观新闻”、“目击式新闻”或“视觉新闻”等。笔者认为,这类新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目击记,包括通讯、特写、专访等,这类视觉新闻大多篇幅较长;一类是现场短新闻,主要是动态消息。  相似文献   

11.
张永红 《新闻导刊》2006,(6):33-34,32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尚未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没有发生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既然是新闻,它就具有一般新闻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又由于它的内容比较特殊,如故事性强、知识面广、趣味性大、人情味浓,因此,从写作上来说又有它特殊的要求。由于社会新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正面也有反面,所以,在写作上应该多样化,不拘一格,量体裁衣。有的可写消息、通讯;有的可写成来信、记者调查、工作研究。有的可以着重客观报道,让事实说话,让读者从事实中得出逻辑的结论;有的也可以饱含激情,通过对事实的具体形像的描述,或  相似文献   

13.
目击新闻,就是通过记者、通讯员的眼睛,去反映那种稍纵即逝、不会重视的新闻事件发生的景象。它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是用形象表达的一种新闻报道,让读者也能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记者、通讯员所目睹的情景。目击新闻和现场见闻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共同点,一是都讲究时效性和新闻性,二是都强调采写者必须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点。去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访现场见闻,要求采写者把眼、耳、鼻、舌、身、心全用上。对目击新闻的采写者来说,虽然也有这般要求,但它毕竟侧重于目击,稿件内容也侧重于具有强烈的视觉感。这是其一。其二,目击新闻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4.
事实、采写、受众这三个环节,在新闻传播学中被称为“新闻链”,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三环节,是新闻传播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发现事实、采写事实,都是为了让广大受众知道事实。那么,编辑对新闻来稿的选择便也因此有了尺度:一方面看它反映的内容是否与社会大众关系密切,是否是大多数人想知、应知、未知的事,如果是,它就有了新闻价值,有了宣传的必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有现场无新闻”与“有新闻无现场”,可说是当今“现场短新闻”写作中的两大弊端。对于前者,关键在提高现场短新闻的“含金量”,而对于后者,除了在“目击”上下功夫,写出行进中的新闻事实外,愚以为,成功地运用好背景材料,当是写活现场新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我们看过不少冠以“现场新闻”“目击新闻”的作品,除了开头,结尾有那么一点点现场气氛的描述之外,中间大都是大段大段介绍背景和经过:这个单位过  相似文献   

16.
现场新闻除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与其他新闻形式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四化"、"三准"。现场化。新闻作者通过对现场的具体采访、描写,让新闻尽可能地再现现场,从而产生呼之欲出的效果。形象化。现场新闻要抓住新闻事实最突出的特点,将其有形的客体更加直观化、具体化。记者要用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改革促使新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研究式新闻就是在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深度新闻报道。所谓研究式新闻,就是依据新闻事实,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新的见解、主张和建议。为发展和完善这种新的新闻样式,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体分析,研究式新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颇有深度。研究式新闻与一般新闻不同,它不仅是客观报道表面的新闻事实,告诉人们某些  相似文献   

18.
(一)新闻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本身的力量来影响读者。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是新闻写作争取的目标,也是新闻修辞追求的效果。新闻事实的面貌千姿百态。有的新闻事实就是一个具体事实本身,它往往生动形象,直观可感;有的新闻事实则是对大量具体事实的综合概括,失去了生动活泼的形态,已不具有直观可感性。要对不同形态的新  相似文献   

19.
知识林     
立体新闻的写作 立体式新闻是记者以形象逼真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再现新闻事实,给读者立体感受的一种形象文体,让读者感到新闻事实是一个活生生的形体,甚至边缘、棱角、形态、质感,“色、声、香、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胡乔木语)。这种新闻具有现场感、目击感、形态感。  相似文献   

20.
李江 《新闻前哨》2010,(5):102-102
新闻特写作为把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它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问。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的报道。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广播要达到生动、形象、感染人的宣传效果,必须在新闻写作上有质的变化,让一些“镜头化”、“目击式”、“素描法”、“特写式”的新闻发挥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