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师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有各种教学任务要完成,语文教师普遍觉得教学进度紧,为了赶进度,某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急躁,根本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感悟这一块的教学就如蜻蜓点水,不少教师都将宝贵的时间留给教参中提到的"知识点",留给自认为很有可能考到的"重点"。因此,课堂上就出现老师忙分析、讲解,学生忙记考试"要点",这是一种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完整的直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夏丐尊先生曾明确地指出:“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如何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3.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感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语感的研究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语感作为感性直觉层面的言语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积累语料、练中求熟等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言语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其中一个课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语音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语感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才能得到长足的深化和升华。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倾向。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也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9.
刘洋 《小学生》2010,(11):49-49
语言是把人、社会和文化连接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是把人和语言连起来的纽带;如果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他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类化、美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楼彦彬 《学语文》2008,(3):11-12
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巾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况,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的语感培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是语感能力较强的人。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培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这种认识活动是从感知开始的。因此,感知活动应该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活动。 这种感知活动,就对象而言是多种多样的,如实际的事物、现象,再现现象的实验,特为教学设计的模型、图表,以及运用电视、电影、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呈现的图象和音响,还有直接陈述知识的课文,等等, 语文学科有别于自然学科,也有别于政治、历史等社会学科,其认识的对象就是语言文字本身,因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老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学生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培养学生语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的语感敏锐而强…  相似文献   

16.
陈宏 《考试周刊》2011,(6):53-53
文章分别从什么是语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等角度,讨论了有效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对语文教学有着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是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语感,就缺少对语言的想像力。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一、语感要靠学生长期的阅读实践才能习得传统的语言教学从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出发,非常重视对语言的“涵泳”。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意思是读书要沉浸在其中,细细品味,方觉兴味无穷。用“品读涵泳”的方法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的训练,因为它从…  相似文献   

19.
彭莉 《文教资料》2009,(28):69-71
语文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还有待于明白语文为什么教、教什么等问题。明白语感培养的意义,多加探索培养语感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些粗浅尝试。  相似文献   

20.
早在30年代,叶圣陶、夏丐尊先生提出了语感说,可惜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语感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普遍的认同。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语文课要加强语感教学的呼吁。在语文教育界掀起语文教学热点问题讨论时,当前语文教学的许多热点问题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学的特性问题展示讨论的。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教学,只有加强语感教学,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才能进一步突出语文教学的个性,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以下结合几个热点问题谈谈我对语感教学的认识。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