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先学”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常问自己:我了解学生吗?学生原有的认知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波利亚在论述“怎样解题”时十分强调“解题回顾”,要求在解题后必须再自问一下“我能一眼就将结果或方法看出吗”?这貌似平淡无奇的一问,却颇值得我们体悟.“一眼看出”其实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习境界.会不会解题关键在于能否“看透”题目,一旦“看透”了,解题策略自然就水落石出了.可见,波利亚看重的不只是会求解,而是学习境界的提升,在他看来学习境界的提升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并构成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知识是现成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会学”则是人人终生受用的资本,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5,(3):33-33
一、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家长会问:“今天学习怎么样,考试得了多少分?”外国家长则会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好吗?”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听好课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国著名教育家严济慈说过.“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要想学得好,首先要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怎样在新的课标要求下提高听课效率呢?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也许有人会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得很,用得着培养吗?其实,这很多都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兴趣却并不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不在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上,  相似文献   

8.
邻居家小明就要升入初一了,面对将要跨上的人生新台阶,面对五彩斑斓的初中生活.他非常好奇,见了我就问:“初中学习紧张吗?知识好学吗?难题多吗?”我笑着回答:“只是改变一下环境,你在长大,知识也在长大.,,初中知识就像我们每天吃的馒头米饭一样重要,初中生活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方式与快乐,也肯定有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成就.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吗?不是!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吗?也不是!我们应当明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应该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新。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听好课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国著名教育家严济慈说过.“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要想学得好,首先要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怎样在新的课标要求下提高听课效率呢?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吗?不是!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吗?也不是!我们应当明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应该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新。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多年,  相似文献   

12.
李树臣 《中学教研》2014,(12):14-18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量的竞争,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会学习”的本领从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呢?实施问题解决策略是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军 《教育文汇》2011,(11):17-18
如何借鉴名师教学,我想到了三个成语。 一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难觅知音。”教学亦然,要看对象,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名师的教案是根据他当时当地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我们与名师的教学对象相同吗?我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能力与名师任课的班级相同吗?我们为自己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了吗?照搬名师的教案能体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理念吗?一句话,我们备课“备”学生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你不也在重复“对牛弹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老师的“要我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寻求的“我要学”。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那么,如何让“乐”融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正面积极评价和表扬学生的做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意识以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无疑是有效的。然而喧嚣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沉思: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吗?学生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吗?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吗?课改的深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中评价意识的认识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在一次讲座时提出了教学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授人以鱼;第二重境界:授人以渔;最高的境界是悟其渔识.”说得更简单、明白一些就是:在教学中,第一境界是教师给“鱼”,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第二境界是给“渔”,即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给学生基本的、普遍的、典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内化,形成自己学习的技巧;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领悟出新的“捕鱼方法”及学习的内在涵义,即“悟其渔识”.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因此精心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做到乐中学,学中乐.当然,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乐”,是十分网难的,毕竟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苦中有乐”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学乐”和“乐学”的境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乐学”和“学乐”的境界,将“愉快”贯穿始终,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课堂上,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结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都会运用了吗?请看这样一题,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这种课程新理念的提出,作为教师的我们,真有点无所适从了。讲得太多,别人就会说:你怎么搞的?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往前走,你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了吗?讲得太少吧,别人又会大声责备:喂!你是怎么搞的。只注意信马由缰,学生盲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