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西方音乐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人种的不同、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的因素,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就悲剧歌剧而言,中国的悲剧歌剧发展较晚,它受西方悲剧歌剧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意味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取向也不尽相同,对演唱者的演唱风格也就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西方各个不同国家体系中的悲剧歌剧中,尤其以意大利悲剧歌剧的体系发展得最为完善和系统,而在对男中低音声部的运用和要求上,也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开创了先河。以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为范本进行比较,从实例中对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的演唱的基本特征和演唱的技巧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  相似文献   

2.
<圣经·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是具有天然的和从古希腊悲剧中继承来的悲剧成分.<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在命运、神、人的关系上,既有着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对于智慧的不同理解.<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对于悲剧苦难的体现与认识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西传统悲剧从古到今一直展现着无穷的魅力.但是由于各自的民族意识不同、人格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悲剧精神也不尽相同,反映在悲剧作品中的特征与模式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哲学传统,中西方悲剧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西方悲剧相比,中国悲剧的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悲剧冲突的伦理性、悲剧人物的平凡性、悲剧结局的中和性和审美效果的教化性这四个方面。以《窦娥冤》为范本,文章分析了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中国悲剧的民族特色,也足见中西悲剧各有各自的民族性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管文茜 《文教资料》2012,(33):38-39
《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多源于时代的创痛和作者的不幸。悲剧性不仅显现在数量颇多的悲剧小说中,也隐现在其余不少结局美好的故事里,呈现出一“显”一“隐”两类不同的悲剧色彩。相较之下,前者更具悲剧效果,后者则胜在余味深长。两者不同的悲剧效果,共同构成了《聊斋》与众不同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西传统悲剧之比较--中西传统悲剧的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传统悲剧从古到今一直展现着无穷的魅力。但是由于各自的民族意识不同、人格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悲剧精神也不尽相同,反映在悲剧作品中的特征与模式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7.
悲剧,不论是作为一种文体形式还是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它都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恩格斯、叔本华、鲁迅等对悲剧有过精采的论述,因此,本文不准备对悲剧以及悲剧意识的概念作精细的辨析。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适当的构架,并在这个构架中充分认识新时期的悲剧小说以及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发展和演变。一般说来,在古今中外的悲剧中,大多隐含着这样的共同意蕴:它描写一种值得肯定的价值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扭曲、变形以至被破坏、毁灭。鲁迅曾把悲剧的这一共同意蕴或内质概括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作家对价值的判断及对其毁灭的原因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悲剧意识,在不同的悲剧意识的制约下,悲剧也会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本文即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使用“悲剧”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悲剧在诞生处,就与命运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命运观是古希腊悲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旨在比较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的基础上,旨在论述随着文明进化,悲剧中的命运观不断演化并逐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态;也试图说明在后世文学中,以“神谕”形式为核心的古希腊悲剧艺术观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思想倾向和社会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9.
论曹禺话剧《雷雨》的悲剧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97-100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阐释<雷雨>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从悲剧构成上来看,它是彻底的悲剧作品,既是命运悲剧,也是爱情悲剧;既具有性格悲剧的要质,又具有道德悲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爱情悲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多重美学感受,更丰富地品位、欣赏文学作品.又由于爱情悲剧要靠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建构故事情节,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与民族风格的爱情悲剧也会体现出相同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小说诗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是一位具有诗性智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诗学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时间的诗学的魅力来自于他对时间透视的诗性思维,悲叹时间流逝的沧桑感以及为逝去的美造像;悲剧的诗学源于作家深厚的悲剧意识,他小说中的悲剧大体可概括为社会的悲剧,精神的悲剧及个人的悲剧三种类型;象征的诗学表现为写实与象征相融,象征包孕诗情,丰富多样的象征形态。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悲剧意识源于对有限性的认识。面对完美整一的宇宙本体,作为有限存在的人自由生出强烈的渴求,但有限性注定了人只可能无止境地接近生命本体,却永远无法达到它,永恒的悲剧感这样就产生了。古希腊化内在性的匮乏,悲剧的动力只是外在的。基督教把信仰转向内在性。崇高和象征是内在性的表现,是西方近现代悲剧的两个重要特征。在后现代主义悲剧中,崇高和象征丧失了,结果是悲剧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3.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基于一种力的感性学尼采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英雄人物的毁灭给我们带来灵魂的狂喜。悲剧肯定了一种“美学形而上学”,这也是理解“同一者的永恒轮回”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间悲剧的典型代表,《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传说积淀着民众深沉的悲剧意识.四大传说渗透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为浓重的爱情悲剧意识和高扬的悲剧精神两个方面.四大传说悲剧意识的生成与民众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民间文学的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美国悲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在海洋剧《安娜·克里斯蒂》中,以大海为象征,以大海——陆地作对照,生动地描写了安娜·克里斯蒂的堕落和新生,揭示了神秘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作家在描写水手绝望、凄惨生活的同时,折射出奥尼尔本人的悲剧命运观和对现代生活的悲剧性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所以他的小说总有一点淡淡的忧郁,尤其是他后期,相当一部分作品蕴藏着悲剧意味。这种悲剧意味不那么张扬,而是含蓄的,具体表现为命运悲剧、人性悲剧和伦理悲剧。他借人物的遭遇表现人生的悲凉,显示了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悲悯情怀。他的悲剧精神不是表现为与命运的斗争与反抗,而是表现为对弱者的悲悯与同情,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悲情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7.
《汉宫秋》位列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的一部著名悲剧。但由于中西悲剧理论观念的不同,很多中国的悲剧在西方人的眼中并非悲剧。从悲剧题材与人物设置、悲剧的情感结构、悲剧的结局及悲剧的表达方式四方面来具体探讨《汉宫秋》的悲剧性,借以突出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关系问题,一直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则以解读经典文本《俄狄浦斯王》为例,从新的角度,阐述命运观与悲剧的关系,正视悲剧中命运观的艺术性存在,并揭示出存在于文学样式中的“命运”的独特含义。从形式的视角说明悲剧是一个具有必然性的完整的命运幻象,并剖析悲剧精神用命运形式来表达的原因及其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中国古代著名悲剧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力"在这两种悲剧中的表现和作用,从这一侧面发现前者之所以被广泛认可及推崇,而后者之所以被人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莎士比亚的悲剧里面的力元素很彻底,而中国古代著名悲剧的力却往往由于文化上对"大团圆"偏好而最后软弱下来。  相似文献   

20.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