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深入推进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构建每一个班级高质量的德育课程,是提高班级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班级为基点进行的德育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其特点为灵活性、生活性、活动性。班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包括:班本德育课程开发主体是班级,班本德育课程开发根本目的是满足具体班级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需要。班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立场有儿童立场、生活立场、生命立场、经验立场、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有关政策有益于为新加坡营造创新教育大环境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其中,在开设思维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等方面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先谋求德育的发展。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想的侵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加坡成功的德育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德育的根本性变革 ,其中德育取向的嬗变非常关键 ,将引领着德育的各方面改革。从德育的目标取向、课程内容取向、课程实施取向以及德育的学习取向等方面入手分析并阐明观点 ,以期对基础教育德育改革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借鉴新加坡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我国学校德育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政府要加大对德育关注的力度;以学生为本,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良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创建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同时,在学校德育的具体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诚信和责任教育,加强德育渗透学科的教学,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广泛开展德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注意德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目前形势下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中等职业学校应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改变传统中职德育的方式,在建立德育工作体系、建立党员联系班制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儒家文化课程、创新学科德育教育等方面探索现代德育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在形成、完善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过程中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并能恰当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的。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领域出发,把握“四个原则”,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安大略省的德育深深地渗透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要求是发展性的,即不同年级阶段,德育内容的要求重点不一样。其二,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且紧紧融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安大略省健康和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主要是通过学生“doing”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其四,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禁锢在班级内。其五,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交互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课堂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习惯为手段,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分析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和特点,从学生角色、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比较交互式教学与传统方法的差异,提出合理设计课堂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导演课堂研讨、重视课堂小结四个核心教学环节,结合经验总结出实施交互式教学的保障措施,解决目前德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偏差、教学内容指向性不强、教学方法运用有误区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对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重视学生早期的道德教育 ;德育内容应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创设有针对性的德育情境 ;德育过程学生主体化 ;尊重差异 ,实施个性化德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新加坡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众多相通之处,决定了对两国课程发展政策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加坡课程发展政策的主要层面和措施进行研究,并对中新课程发展政策及其执行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新加坡在分流课程、活动课程和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内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方式。《药学导论》课程是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学、医学等专业的入门基础课,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实施课程思政为契机,不仅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还可以根据药学导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深挖德育元素,引入翻转课堂,丰富思政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粗放型”水平制约着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深刻认识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而构建起开发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更具德性教化价值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5.
课程结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原来课程结构中片面重视学术性课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小、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少、对生活与社会体验少、缺乏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等现象。新加坡已经于2006年实施新的高中课程。研究这次课程改革,或许对中国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产生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为更多的学校和老师所采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将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革,促进了学生对于德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在了解翻转课堂的产生、发展与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翻转课堂的作用与效果、翻转课题对于高职德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下的高职德育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变革进行详细阐述,旨为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开展、学生的德育课程的学习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之根本在于德育,倡导通过课程设置、礼仪活动、环境熏陶和道德实践的途径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以使生徒明人伦之理和求圣贤之道。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受所处时代的限制,最终服务于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但其“德育为先”理念中所渗透的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等价值取向以及独特的德育实施途径对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前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后者是以成人的世界和社会的要求为本,体现社会的意志或成人的意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作为对传统德育高耗低效现状的反思性选择,现代德育正实现着从"重教"到"重学"的路径转向在德育内容上,由掌握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向;在德育方式上,由重灌输向灌输与选择整合转向;在德育过程中,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向.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德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实施德育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师生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享受《道德与法治》德育大餐的同时,又受到《道德与法治》所隐含的观点偏失、概念混沌、内容疏漏、事例繁琐等问题信息的干扰。为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扫清问题信息的障碍,教师要先期发现并纠正教材问题信息,弥补或删除其内容的缺憾,探求并形成自身克服教科书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第三类课程。它与学校公开开设的课程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还其以应有的教育地位,使其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