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段炼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1):50-51,64
“感冒”的基本义项是“感受风寒”。另外,“感冒”的还有两种新义项:1.反感,厌恶;2.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戴卫平  于红 《现代语文》2007,(12):48-49
翻开任何一部词典,我们都会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罗列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含义.这些词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中心义项,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例如隐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隐喻意义丰富的词经常是基本范畴的词.汉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数量非常大.越是基本、常用的词汇,它的义项就越多,由本义引申出的喻义就越丰富.  相似文献   

3.
“乃”字在各辞典中均有多个义项,但其义项间的关联,却鲜有人问津。笔者今以《左传》中的“乃”字为范例,从纵向历时角度,分析其义项间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语气副词"可"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高频词之一.本文运用语义指向分析的方法对语气副词"可"的义项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进行了多维模式的考察,找出了其义项之间的一些区别和联系,从而对"可"义项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最后,我们尝试对"可"的义项进行了合并整理.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语素"红"义项6条,构词最多的是①义占4/5略强,最能产的是偏正式占4/5强;"红"义项完全概括其变义不到50%,语素共义与其语素变义有"突变"现象,如果将"红"义项概括为10条,其变义与共义基本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6.
刘娟 《现代语文》2004,(3):43-43
"拾级而上"指的是逐级登阶.大多数人习惯读作"拾(shi)级而上","拾(sh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②收拾.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而上"的"拾"都是不合适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相似文献   

7.
说"腔调"     
“腔调“是近年来从上海流行开来的一个时尚词语,其含义非常丰富,包含“魅力“、“品位“、“风格“、“素质“、“个性“、“特别之处“、“情调“、“感觉“等义项.“腔调“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征,具有一定评价色彩;新的义项与原有基本意思有一定联系,但内涵却更加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8.
王文战  王文富 《现代语文》2007,(7):58-58,51
由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汉语词汇的充分发展,词语的义项非常多.太多的多义词和多义词太多的义项让广大师生感到束手无策,理不清头绪;字词典中罗列的也只是这些多义词各个独立的义项,多而杂乱,不能让使用者理清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因而学习者只能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语言的积累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传播”一词见于隋文帝(公元581-599年)的诏书中,唐宋时期沿用未绝,明清小说中使用渐多,已由原来的皇帝诏书用语变为群众的口头用语。用“传播”意译英语的“communication”,始于1944年台湾李茂政先生的教学和研究;“传播学”及“大众传播”等概念传入内地,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communication的动词形式是Communi-cate,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共同”。“communication”既有双向的“交流、沟通、交换、交通、通讯”等义项,也有单向的“传递、传送、传、传达”等义项,传播学的创立者也未必不是使用单向的义项。“传”来源于“转”,传递就是转移;“播”即“散布”。“传播”与“播传”曾经并用。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汉语中,“若”意义极为广泛。如何确定“若”的本义对其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拟从形、音、义三方面重新探求“若”这个字(词)的本义以及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Pun"与"双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n与“双关”是英汉语中各不相同的修辞格。从定义来看 ,“双关”即“一语双关” ;而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 ,甚至“多”关。从分类来看 ,pun包括paronomasia,syllepticpun ,antanaclasis和ambiguity ,而汉语的“双关”只能与前两项对应而无法包容后两项 ,与后两项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分别是“换义”和“歧义”。由于英汉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多各行其道。因此 ,在双语转换中 ,pun或“双关”原来的用词和立意往往会消失。本文结合实例 ,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提法,近来被发展为"四基"的提法,其中有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这一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苏磊 《培训与研究》2009,26(5):30-31
“打”字经历了从古到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打”字词义的古今对比中总结它的继承与变异,进而从社会因素和语言自身这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5.
“政治”和“经济”的古今词义大相径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化,词义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16.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相似文献   

17.
“散动”是《马氏文通》中提出的重要语法学术语,它主要包含有两层意思,从语义分析来说是指与“坐动”(谓语核心动词)相对的“非谓语核心动词”;从句法结构分析来说是指与“语词”相对的动词短语中的“述语”。“散动”与“读”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短语,虽然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但内涵不尽一致。它的设立对汉语语法学的完善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散动"是《马氏文通》中提出的重要语法学术语,它主要包含有两层意思,从语义分析来说是指与"坐动"(谓语核心动词)相对的"非谓语核心动词";从句法结构分析来说是指与"语词"相对的动词短语中的"述语"."散动"与"读"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短语,虽然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但内涵不尽一致.它的设立对汉语语法学的完善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周勤 《宜宾学院学报》2005,5(8):83-84,87
本文《晏子春秋》中“刷”的用法、词义入手,分析了诸如“梳”、“义”、“穿”、“戴”等一系列词语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在词义缩减中人们的思堆联想在义住和义素两个层面上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