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海青 《下一代》2012,(7):27-27
开学不久,一位家长特意找到我说:“孩子可喜欢你上课啦,你说的话,对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圣旨’啊!”我不由得感动,但同时也在思索: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害怕,为什么不怕我还喜欢我呢?在后来的谈话中我终于知道,原来,孩子喜欢我对他(她)们笑,喜欢我和他(她)们“拉家常”。我在课余时间总爱和他(她)们说说话,有时问问家庭情况、娱乐情况、饮食情况、身体状况、业余爱好,等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没想到我这极为平常的做法,竞使孩子深深地享受到被爱的幸福,老师在他(她)们纯真的世界里是多么崇高啊!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作业     
刚带六(4)班时,我就知道刘胜鑫(化名)——一位因从不做家庭作业而闻名的学生。一周下来,果然名不虚传,老师布置的作业只字未动,我打算找他谈谈。可我转念一想,他什么样的老师没见过,对屡教不改的他有用吗?我没有去找他,但我在思索……一天,听到他与同学在闲聊:“做老师真好,自己不要做作业还可以给别人布置作业……”  相似文献   

3.
这是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来自就业班(为就业而学习的班)。而不是升学班(为上大学而学习的班)。但是,他在升入高三之后突然在高考模拟考试中考了将近300分的高分(满分320分),令全校为之轰动。之后他也一直能考300分左右,当时这真是一团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4.
上学期学校让我担任初三(二)班班主任.我首先习惯性的向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他们向我介绍最多的自然是哪些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好,哪些学生经常不遵守纪律、成绩差。在他们的话语中,无一例外的提起一个学生的名字——张晨.说到他时,又无一例外地称赞他“认真”、“听话”。带着这样的印象,我接过了三(二)班。  相似文献   

5.
面子的得失     
1962年大学毕业前我分到某县一中学实习。在我实习的初二(2)班,我发现一个学生很忧郁,不和同学接近,同学也不想睬他。我感到奇怪,到底怎么一回事?我想弄个清楚,尽量去接近关心他。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一天他终于流着泪说出了他伤心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初一时他们班有个同学一天有三个馒头被人偷吃了。当时是粮食非常紧张时期,丢了三个馒头找不回来这个学生就要饿一顿(因为那时有钱也买不到馒头,还要定量粮票)。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定要查出偷馒头的学生。话说出去了,可是一连几天没有结果。班主任觉得自己在学生面…  相似文献   

6.
李成林 《班主任》2010,(3):56-57
一次期末考试后。我所教的(5)班和(6)班语文成绩相差甚远。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是(6)班班主任,按常理他们应该考得好些,想不到竟比(5)班差了许多。我向一位老教师请教,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班主任要懂得角色转换,语文课上你应该是语文教师,而不要以班主任的身份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7.
"如果学生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会钟爱他人,积极向上。"(师范教材《心理学》)这句话语给我深刻印象。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多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一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一些鼓励和表扬。这些鼓励和表扬,消除了学生对我的心理障碍,纠正了逆反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而积极向上。在我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因为在这里就学的有6000多名外国学生,而中国学生只有2000名。三比一的数量比,让这里充满了异国情调;三比一的数量比,也让中国学生在这里吃香起来。我是2001年考入北语英语系的。我很快在外国学生中找了一个语伴(互相教中外文的学习同伴),他叫JACK。于是,他的故事就开始了。JACK成了我的“学生”JACK是印尼华人,高高的个子,帅帅的模样。他在美国读书6年,拿到了MBA。现在又到北语来学中文。那天他在学生广告栏里看到我贴的广告,就打电话到我宿舍与我联系上了。下面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谈…  相似文献   

9.
刘卉 《海南教育》2014,(2):41-42
让学生错在课堂上,而不是错在试卷上——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记忆更牢。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时,会预设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甚至故意诱导学生进入错误的陷阱,当他(她)恍然大悟时,其实他(她)已经改正了错误,以后会避免此类错误,同时也掌握了解决方法,让课堂因此更加精彩。教学中,我把学生的错误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课堂也因错误而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由绪论课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绪论课想到的南炳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同一位教师交谈,他正为学生不重视、不愿学习他教的(某地质专业基础)课而着急。我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他说:“是不是你们教务处把英语抓得太紧、要求太高,而影响了其他课?”我又问:“那你又是如何引导、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美籍华裔五年级学生(他回国探亲)交谈,发现这位同学有些方面的数学基础知识远不如我正在教的五年级学生扎实,如我的学生正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他们能把分母是10以内的最简分数化成的小数都背下来,到运用的时候都能脱口而出,而这位华裔学生却不行。但是,他也有一样本领是我的学生所没有的,当问他“ 5/8更接受0.5还是更接近1”时,他说:  相似文献   

12.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为了说明他的杠杆原理而作的比方。新课程改革则明确求教师改变某些传统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求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我们试着把学生看作这个“地球”,那么能撬动这个“地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支点”就是不断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Stepl.Review(复习)(5分钟)教师:大家好!在上课之前,请看大屏幕。谈论图片。(1)(教师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学生1:她是嫦娥,是美丽的月宫仙子。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神话广为人知,表明了中国人很久就有飞跃的梦想……(2)(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学生2:他是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2003年,他在神州五号中环地球21小时……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  相似文献   

14.
王在忠 《班主任》2010,(5):56-56
新接四(2)班,我发现小强是个“问题学生”,他总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提问他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作业一次也没有做完过;几乎每天都有人告他的状。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小强的表现,并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鼓励他。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次,在校内上研究课(全校语文老师和领导都在听课),《咏柳》一文刚学完.我正在小结:作者题为咏物(柳树),实为咏春……这时一位学生举起手来,我想他也许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吧,便请他起来说,谁知他站起来后竞大声说:“老师,张明在唱歌。”顿时,有的学生捂住嘴笑了起来,更多的学生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向了这两位同学。这时,我心里非常生气,走上前去,想好好教育他们一番。随着我的走动,  相似文献   

16.
益智乐园     
《高中生之友》2013,(9):49-49
题目一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个竞争的世界,所以希望大家抓住良机,树立并发挥竞争精神。在这方面,查理(C)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天早上,查理(C)非常懊恼地告诉我,在一场与阿尔夫(A)、巴特(B)、达吉(D)和欧尼(E)的竞赛中,他没能获得第一名。他还告诉我,D比E低二个名次,而E不是第二名;A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最后一名。后来,我从B那里听说,他比C低一个名次。  相似文献   

17.
庄子讲的庖丁解牛故事中的那位庖丁 ,十九年中解了数千头牛 ,对牛熟悉到了可以“以神遇 ,而不以目视”的程度 ,他拆开一头牛好像是一场艺术表演 ,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写作也是这样的。我在厦门洪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 ,学生掌握了解“牛”的方法 ,也能够“游刃有余”了。一、在阅读课教学中 ,指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语文的文章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内容美(它包括人格美、景物美、语言美等。)(二)形式美(它包括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若能充分利用阅读课文的示范性 ,让学生在欣赏中学文 ,从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日记     
3月5日星期二晴上午 ,第一节给学生发下新课本、练习册 ,第二节开始上新课了 ,学生们都很高兴。开学第一天 ,大部分学生已报到 ,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按时上学 ,甚是令人遗憾。将近中午 ,一名学生家长来给孩子报名 ,他是我班金木彬同学的父亲 ,因一时凑不齐钱而姗姗来迟。他边问好边递上一支香烟 ,我谢绝了。办完了报名手续 ,他恳请我无论如何也要教育好他的宝贝儿子 ,还如实反映了该学生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可见 ,当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 ,因而使我备感责任重大。中午 ,再次清点所收学费 ,我发现该家长交来的现钞(10元票面)中…  相似文献   

19.
俞群 《家庭教育》2008,(7):54-55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相似文献   

20.
1927年我在湖北省立第五小学上学。秋季开始,我升入六年级,遇见了教“国语”(现在叫“语文”)的邓精一老师。他从不斥责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