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家庭主妇们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这些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登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
试论"登门槛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是一种枯燥而繁重的脑力劳动,世界观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常常不与老师配合甚至与老师“对着干”。怎么办?本试图运用“登门槛技术”来解决。章对什么叫“登门槛技术”,怎样运用“登门槛技术”以及运用“登门槛技术”的注意事项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提出要求时,有过被别人拒绝的经历吗?为了不再遭到别人的拒绝,你该怎么做呢?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个乞丐到富人家讨饭。刚开始,富人家的仆人拒绝了乞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很容易遭到拒绝;相反,如果你刚开始要求较低,别人同意后再提高要求,就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5.
帮助、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教师要从与学生交朋友,树立自信心,强化认知方面入手,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恰当动用登门槛效应,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门槛效应",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在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会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衣。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这件衣服是多么的合身,并周到地为顾客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劝你买下来时,很多的顾客会难于拒绝。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教学领域,在<体育管理学>中,适当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深化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弗雷泽在1966年做了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他们派了两位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些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瞧,每年死在车轮  相似文献   

9.
牟骏睿  向艳 《考试周刊》2012,(58):95-96
"门槛效应"和"紫格尼克效应"是心理学范畴中的两个很典型的现象。本文结合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特点,从成就激励和目标激励两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选项课的进阶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项目的深度上更多受益。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甘于奉献的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对于成绩不太好的或暂时落后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2,(19):18
正1966年美国两位心理学家让大学生去访问郊区的家庭主妇。第一位学生挨家挨户登门,请求主妇将一个写有"驾驶安全"的小标签贴在窗户上。这是一个小要求。两周后,第二位学生再次登门,请主妇将一个相同内容的大招牌竖立在自家院内。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55%的接受过小要求的主妇接受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也逐渐改变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也设置不同的要求,充分在教育中运用“门槛效应”。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分离教学中运用“门槛效应”,为其他教育者提供参考,以此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刘洪 《教师》2012,(21):118-118
"引而不发"字面上的解释是拉开弓了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将引导的教学方式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引而不发"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以找出适合的途径和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这就是说,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学习态度差,身陷学习的苦恼之中。我尝试着用“登门槛效应”来帮助这些学困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新防 《教书育人》2002,(14):28-29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晕轮效应”尤显如此。一、何谓“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人最初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评价他人或赋予他人特性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偏差。如我们在观察了解某个人形成第一印象时,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正面评价被知觉者的未知品质。不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否定的评价占上风。也就是说,对于被知觉者的某种品质…  相似文献   

17.
“异质分组”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以芝 《山东教育》2003,(11):41-42
体育教学分组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类型。同质分组就是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术等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异质分组就是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术等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学生学习体育时的个体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可变差异,前者表现为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的情况等;后者则表现为学生的气质、身体形态、认知类型等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虽然,不可变差异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但相对可变差异而言,短时间内较难改变。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体育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8.
19.
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为主线,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蔺新茂 《教育探索》2001,(10):60-70
一、“发现学习”的内涵 “发现学习” 在教学论上又称为“发现教学”,它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布鲁纳在强调“发现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时说,现代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留待解决。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发展对待学习、对待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解决难题可能性的态度……但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关于发现(Disscovery)的兴奋感,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的对本身能力的自信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