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毅 《华夏文化》2013,(1):43-44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浔阳江头夜送客之际,偶遇琵琶女,闻其琵琶声,心动身往,而后知晓她起落的身世,又联系到自己谪居卧病的境况,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遂写下了这篇《琵琶行》。白居易的诗"老妪可读",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到如今他的《琵琶行》仍然在中学生的课本  相似文献   

2.
梁煜,一个外表冷静内心火热的年轻女画家。  相似文献   

3.
韩愈《听颖师弹琴》和李贺《李凭箜篌引》两首诗中的音乐描写艺术向为人所称道,清人方扶南曾将其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提并论,并推为“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但是,笔者以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其音乐描写艺术而言,诚有超人之处,但若将其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论,实有不逮。  相似文献   

4.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斆”字。许慎《说文》:“斆,觉悟也。从教,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段玉裁《注》,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莉 《华夏文化》2012,(2):34-36
“对待”一词,常见于易家书籍。“阴阳对待”的概念,是指阴阳相反而并立,相比较而并存。朱熹对此有过解释,他说:“是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阴爻,又有阳爻相间错,则为文。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如何得有文?”(《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林学履问周易时所记)此处的“两物”是指阴阳两物。朱熹认为阴阳相对,又同时并立,  相似文献   

6.
彭亮 《寻根》2013,(4):15-17
"温故而知新"见于《论语·为政》,又见于《中庸》。历代以来,对"温"字的注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汉代郑玄为代表,他以"温寻"释"温",以为"温故"就是"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温习""复习"——"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按照这种解释,"温故"其实与"学而时习之"相近。  相似文献   

7.
《知北游》属于《庄子》外篇,共十二章,为庄子后学所作。它主要发挥了属于《庄子》内篇的《大宗师》思想,重在论“道”。这篇对于研究《庄子》“道”的思想、内外篇的关系以及《庄子》思想的发展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司汤达曾说:"爱情之于我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说是我唯一的大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由不断地陷入爱情而又失去爱情的一连串的事件构成的。"可是,"司汤达又说",  相似文献   

9.
正值纪念伟大的音乐天才聂耳先生逝世70周年之际.我们无不为云南之山,滇中之地。能诞生这样的一个音乐天才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从骄傲和自豪中为其天才的早逝而顿生哀惋之情。  相似文献   

10.
在《圣经》中,“蛇”有关记载与种类较多。在中文版《圣经》中,较多以“蛇”“虺”(中国古书上,或称蝮蛇一类毒蛇,或泛称小蛇,或指蜥蜴类动物等)或“毒蛇”等记载,其种类不够明确。而在英文版《圣经》中,有Snake(为蛇、爬行动物)、Serpent(为大蛇、毒蛇)、Adder(为宽蛇)、Asp(为阿斯普蛇)、Viper(为蝰蛇)等。  相似文献   

11.
《广韵》本于《切韵》,从《切韵》到《广韵》历经了很多的增订,其中小韵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运用今天所能见到的《切韵》系韵书和《广韵》进行对比发现,《广韵》实际后增小韵数为187个,通过这些小韵我们可以观察到语音的继承和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姜德明 《寻根》2001,(2):105-106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余在北京东安市场旧书摊购得64开小册一本,书名《诗的听入》,1929年8月初版1000册,作定生。全书分“想像和听觉”、“直接听诗”、“色听”、“触听”、“余论”共5节。书为北平景山东街的朴社出版。摊主索价2角。定生何人,不详。  相似文献   

13.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叙事简明扼要,引流畅通达,质朴无饰,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因史料所限,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就比较难读了。本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只要美国的游人一到萨尔茨堡,一准儿会兴致勃勃地到那部好莱坞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景地,亲眼看看那些美丽得近乎仙境的风景。其实,不止美国人,无论哪国游客,只要看过《音乐之声》,都会对影片中这些神奇而迷人的景观充满好奇。然而,我的一位萨尔茨堡的朋友却说,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很少有人看过这部影片。你问他们那首已然传唱全球的电影歌曲《雪绒花》,是不是这里的山歌或乡间小调?他们会撇嘴一笑:不,那是美国人的歌!但是,不要以为萨尔茨堡人心胸狭窄——不愿承认他们这座诞生过莫扎特和卡拉扬的音乐圣城受惠于一部大众化的好莱坞电影。…  相似文献   

15.
段丽 《寻根》2008,(5):90-93
《桃花扇》中有才子有佳人,有画师有曲客……桃花岛底芸芸众生,关注者大有人在。但其中有一个小角色,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在第一出《听稗》就得闻其名而未得登场的蔡益所,一个小小的南京书客。直到第二十出《闲话》,他才得以出场,而且一上场就是狼狈的逃难模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的古典音乐事业颇为繁荣。北京有国际音乐节,上海有国际艺术节,在这两大文化中心的艺术盛会以外,国内各大城市每年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古典音乐演出活动。情景之下,来华演出的国际音乐名流如同初一、十五,不断地涨起音乐艺术的大潮,涌上中国这块古老而鲜活的东方文明热土。在普通音乐爱好者欣赏音乐的主要媒介——各种唱片和录像资料里,许多近数十年里执世界古典乐坛之牛耳或崛起不久便成当红翘秀的乐坛明星,为听众的古典音乐欣赏提供了新鲜而生动的感知源泉。无论是音乐厅里的现场演出,还是对着音箱或DVD影像的画面欣赏,或徜徉在…  相似文献   

17.
余冰 《寻根》2012,(1):37-40
《熔炉》,1928年12月创刊,主编徐霞村。大32开本,146页。徐霞村(1907~1986年),原名徐元度,湖北阳新人,生于上海。1925年夏天,开始翻译欧美作家哈代、法朗士的短篇作品,同时也写散文、小说,初涉文坛。  相似文献   

18.
张宣 《华夏文化》2003,(3):62-63
某某同志 :承你多次送给我《华夏文化》 ,我也常常读它 ,留有好印象。最近又把没有读仔细的两期——— 2 0 0 2 .4期和 2 0 0 3 .1期摘要重读了几篇 ,感到有几篇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探讨相当深刻 ,立论也较精当 ,实合我心 ,使我受到良多启发。这里向你简谈一下 ,供你参考 ,并请你批评。(一 )是对我国古代哲人和文学家在价值观和美学思想方面的发掘有深度。例如 :0 2 .4期高照的《庄子能使你快乐》 ,申屠青松的《读 (杨恽 )与孙会宗书》 ,0 3 .1期汪沛的《古代诗人的心路历程》都是。《心路历程》这一篇提纲挈领提出了“以身殉志的屈原”、…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易传》在谈及言意关系时,均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但看似相同的观点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内在思想理路:作为儒家经典的《易传》之所以提出"言不尽意"论,并非是在质疑语言的达意功能,而是为了大力表彰圣人之意的广大深邃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的伟大创造,恰恰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宗经"、"征圣"的必要性;而《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却是建立在对一切人类智慧极端怀疑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也包括对于圣贤经传之达意明道功能的强烈质疑),最终走向的是对儒家"宗经"、"征圣"思想的彻底批判。不过,虽然庄子认定,有限的人类智慧根本无法测度无限之"道",作为人类智慧衍生物的语言文字更无法触及"道"之真谛,但《庄子》却正是于不可言说之处开始了言说,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与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与《易传》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