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优势,科学的管理学习空间方法,它是图书馆工作的重重之重,以及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展望探讨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概念与内涵出发,从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服务目标入手,针对目前大学生能力的缺失并结合信息共享空间的优势,提出了在信息共享空间环境下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为今后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接受新的信息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习共享空间”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用它来描述超越物理、技术和文化壁垒的潜在的信息聚集和知识共享.它和信息共享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的历史演变.运用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变革运动矩阵模型对这一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对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代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特点,分析构建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的必要性。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应具有以大学生为中心、一站式服务、无缝学习环境等特点,应具备学习引导功能、课堂学习的辅助功能、学生一站式获取学习资源的功能、交互与讨论功能、协作学习功能等。重点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的构成要素;最后探讨构建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对服务(信息服务、服务模式)比较重视,对"构建"的研究已从基础理论研究过渡到IC构建研究的阶段,对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的更高层次)及Web2.0的研究说明了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已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模型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国际教育信息技术、高等教育信息化、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竞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解读了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一个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结构模型并对其教育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个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过程模型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呼吁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应该重视对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一种用户需求驱动下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从一开始就是应对用户信息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而设计的,同时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使这种满足用户需求的行为成为可能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珍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117-119
学科馆员与信息共享空间是高校图书馆两个先进的服务理念,两者结合就产生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好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要信息共享空间人员配置与管理现状的考察,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信息共享空间人员管理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为我国大学图书馆合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高校图书馆近几年的服务研究热点,图书馆2.0是近年来指导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理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以用户为中心,IC基于这一点发展出学习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及学术共享空间等衍生服务模式。概述信息共享空间及其衍生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讨论IC与图书馆2.0精神的契合,探讨IC在图书馆2.0甚至是图书馆3.0理念指引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一种用户需求驱动下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从一开始就是应对用户信息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而设计的,同时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使这种满足用户需求的行为成为可能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已经各自展开,它们的理念与宗旨相似,空间设计、资源配置、服务提供各有差异。但与港台地区信息共享空间总体建设相比,内地许多地方还需要完善。至于下一步的信息共享空间实践,港台内地、国内国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即加强空间、资源、技术和服务的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结合,完善信息共享空间的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过程既包括物理空间的建设,也包括和空间相关的各种空间支持的建设与配备。在设计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时要考虑正在开发的学习空间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并针对特定的学习空间,在现有的标准和流程之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开发标准和流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11,(10):84-84
信息共享空间(IC)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围绕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新型服务设施与组织空间。在2005年之前,对中国大陆地区来说,IC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图书馆人引入IC概念之后,IC日渐为国人所知,给国内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因素和情境对学习、教育至关重要,任何学习和教育都离不开空间。空间的教育性体现在:空间充当了教育的角色,教育通过空间来实现,个性化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创新教育空间,要创新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创新"学习无处不在"的校园空间,创新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创新广阔的精神空间,创新开放、共享的网络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16.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增强图书馆场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具有独特的场所功能,人们在图书馆可以进行各种体验。信息共享空间具有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促进信息素养、推动研究与学习的特点,适应了用户学习和研究方式改变的需求,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场所功能。  相似文献   

17.
毕蓉 《华章》2013,(31)
信息共享空间出现以来,在国外得到迅猛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发展存在的困境,信息共享空间引入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定义、特点、构成,为国内高职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建设提供一点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S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资源、空间、服务三要素与信息服务学科化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空间与学科化服务的有机集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学科信息共享空间顺应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图书馆建立SIC具有环境、资源、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一站式服务、学科专业化、方便灵活性、交流协作性的特点;而选择学科专业,制定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学科信息资源;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虚拟层、服务层、学科服务物理层;确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是建设SIC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代表性概念、服务功能、本质属性的阐述和分析,认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应定位在以共用理念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基于合作的、在同一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研究与信息交流的一站式服务空间与动态的到馆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已成为欧美高校图书馆一种较先进的特色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论述信息共享空间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探索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