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温度的概念是否适用?用水银作测温物质比用水作测温物质有哪些优点?摄氏温标、经验温标与热力学温标有什么区别?水的三相点为什么选为热力学温标的固定点?它的热力学温度为什么定为273.16K?水的三相点与水的冰点的区别与联系?国际温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想谈谈这些问题.1.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温度概念是否适用?系统处于非平衡态,一般说来系统内各部分的宏观性质不一样,而且随时间变化.如果系统没有达到热平衡,作为描述系统冷热程度这个宏观性质的物理量──温度,对于处于非平衡态的整个系统是不适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对于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常常满腹疑惑,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将问题分解为三步:判断有无、辨别方向、平衡大小,就能迅速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若物体处于非平衡态,则仍需将问题等效到平衡状态来解.解题步骤细分如下.一、被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第一步:判断摩擦力的有无.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  相似文献   

3.
当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的合力一定为零.而若将此平衡状态缓慢改变时,虽然物体有了变化,但由于改变的缓慢,则认为物体在改变的每个瞬间也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每时每刻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也称之为动态平衡.因此,习题中出现"缓慢"移动的情景可以作为动态平衡处理.由于要达到新的平衡,原有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于系统之中,事物本身也就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和其他系统这样、那样地联系着的、相对独立的“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下,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使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使系统即事物出现新变化,得到新发展,最终形成了新的系统。这个新系统,即称为“耗散结构”。通俗地讲,这个新系统的形成,是由于原系统不断地耗散外界的信息和能量而实现的,所以称“耗…  相似文献   

5.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武 《化学教学》2001,(1):12-13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伴随着负熵的输入,就会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进而能有效地吸纳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沈锋 《物理教师》2011,32(2):41-42
1问题的提出(1)什么是“平衡系统”和“非平衡系统”单个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为零,我们把该物体叫作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力学中经常处理连接体和叠加体问题,同样如果作为整体的系统内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把这个系统称为“平衡系统”.而如果系统内的物体具有不为零的加速度就将此系统称为“非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物体只有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才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否定了绕固定轴作匀速转动的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其理由是作匀速转动的物体的各部分都有向心加速度,即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所以匀速转动的物体做的是变加速运动。他们认为,作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就不处于平衡状态。我  相似文献   

8.
一、平衡状态问题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到安培力,即F= BILsinθ;运动电荷在磁场受到洛仑兹力,即f= Bqvsinθ.若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力  相似文献   

9.
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最重要、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平衡问题.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物体所受外力在发生变化,而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物体状态的连续变化,而且很多情况很难得到具体的解析式,所以学生常常感觉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所定义的温度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评述。然后,根据相对论热力理论导出了相对论条件下的温度变换式。最后,对描述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系统所定义的广义温度概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物体的平衡有静止或匀速运动两种的状态,其根本的力学特点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可以作为平衡来处理: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12.
郝东山 《天中学刊》1999,14(5):67-67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半导体,温度处处一致,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浓度是一定的,热平衡态下的载流子称为平衡截流子.其中电子的浓度用no表示,空穴的浓度用po表承当半导体失去热平衡;处于非平衡态时,半导体内载流于的浓度有n>no。,p>po,且分别为n=no十△n,p=po十△p我们把“过剩”的载流子△n和△p称为非平衡载流子.如果以均匀光照射半无限的N型半导体表面,并且半导体对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那么表面极薄的一层范围内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形成表面与体内载流子的差异.非平衡的少于空穴将向体内扩散.若以垂直于表面方向为x轴的正…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当物体系统沿竖直方向加速运动时,物体视重便会大于或小于物体本身的重量,即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我们改用下述方法作超重  相似文献   

14.
阿特伍德机在高中习题中经常出现,但大多是定滑轮处于平衡态的情况,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对当滑轮处于非平衡态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主要在于其中的加速度牵连关系难以定量确定。对非平衡态的滑轮典型题型进行分析是教师日常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成永志 《科学教育》2005,11(2):45-46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内部也没有化学变化等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运动,只是与运动有关的统计量不随时间而变化,是热动平衡。热平衡是组成热力学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传递。  相似文献   

16.
学习的内驱力 ,即学习的动力 ,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在当今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力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与物体做功及物体机械运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受力分析过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判断依据.通过受力分析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并获得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作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可以先从隔离法入手,也可以从整体入手,通常有三种类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以及系统处于无相对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物体在弹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某一力突然消失后,求物体的加速度问题,即弹力的突变问题。  相似文献   

19.
IQ冲浪     
请根据天平①、②、③所处的状态回答:天平④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假如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那么天平将向哪一边倾斜?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  相似文献   

20.
上当题析(31)     
例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变化到平衡状态B,如图1所示,则无论经过什么过程,系统必然:(a) 对外做功。(b) 内能增加。(c) 从外界吸收热量。(d) 向外界放出热量。“上当”途径:因为从图1可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