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材料作文是通过所给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把握材料的中心。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立意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是一种被认为具有严格限制性的题型。因为《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出的整体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表达自己的意思”是说写作重在自我表达,展示个性。在鼓励个性化表达的新形势下,开放性命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的“宠儿”,而严格限制学生个性表达的材料作文固然会被“冷落”。但是。材料作文经过几年的实践,还是不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2.
严波 《考试周刊》2013,(28):68-69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说谎作文",让作文成为人文工具,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丰富学生的题材积累,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习惯于让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在这里我仅根据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语文作文教学窘境1.命题偏离真实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有些教师在作文命题时,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写好一篇题材的作文简单,但教会学生如何写好所有题材的作文则需要老师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采授给学生.所以,我们往往说方法很重要,作文教学也一样,下面我就仅对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工作所总结出来的些许经验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导引安排顺序,就是一篇作文在确立主旨、选择题材之后,怎样恰当地安排这些题材,让它们更好地表现中心。就是说,要考虑清楚哪层意思先说,哪层意思后说,先说的与后说的关系如何,让看作文的人对全文的中心、线索、层次、重点一目了然。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相似文献   

6.
同样质量的产品,包装不同,销售效果大不一样。作文亦如此,特别是考场作文,囿于题材范围的狭小和时间的仓促,一时难于抉择出富有新意的题材,一般只能写自己熟悉甚至写过的平凡材料,要将这些材料写得有魅力,就要注意"包装"。怎样"包装"呢?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叶圣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作文。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教学是初三  相似文献   

8.
你想让自己的作文成为读者的"美味佳肴"吗?你想让作文这道大餐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吗?请看——[小引]古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饭菜做得越精细越好。作文也是如此,下面通过一篇中等作文的升格指导,教你烹制作文的美味大餐。  相似文献   

9.
下面结合农村生活题材,介绍一个生活化的作文训练案例,或许能给教师指导作文带来一定的启发。老师说:"今天的作文,不出题目,你们见到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提出的五个"学会",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通过作文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的说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人文思想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呢?一、真诚待人,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1.
掌握充足的材料,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是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的积累不够丰富,除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多阅读积累都来自课本,作文时便苦于"无好米下锅"。  相似文献   

12.
在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发现,学生普遍将作文当成了一件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事,总是在自己的生活范围之外去想意思、找材料,认识不到作文就是写下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13.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叶圣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作文。"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教学是初三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正>记叙文创新的办法很多,我以为最行之有效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是"换位"。这里的"换"是"变换""更换"的意思;"位"则是指组成作文的诸要素,如体裁、题材、立意、语言、写法等。就作文而言,"换位"就是换体裁,换题材,换立意,换语言,换写法等。如果作文时将其某一二个方面做点改变,做到和以前不一样,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那么所写之文就有可能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按这样两步进行操作:第一步、析题目(或材料),找限制。写记叙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我们  相似文献   

15.
杨小红 《教师》2014,(27):65-65
正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新课标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全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一、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16.
吴敏 《生活教育》2011,(7):73-76
一天,在县城某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一个亲戚的孩子,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她,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自己认为令人感动而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她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第二天,孩子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的作文没有得"优",而且老师要求重写。问其原因,她说老师叫她以后别写"母爱"、"父爱"之类缺少新意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教育家野村芳兵卫的“生活作文”教学理论关系到作文教学中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诸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野村理论视域中的日本作文教学实践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题材选择与训练取向方面.日本教师依据野村理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归纳、分类,制成作文题材表,帮助学生发现生活题材.在训练层面,日本教师对野村作文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在“作文和生活联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作文和阅读联结”的训练取向.二是完成了作文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重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语言的抒情性,提高了日本作文教学的效能,激发了日本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些老师往往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只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学生审题、谋篇和遣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讲究朴实真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一直是作文的源泉。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各种语文材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徐莲莲 《学周刊C版》2014,(5):172-172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讲究朴实真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一直是作文的源泉。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各种语文材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