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演示器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周桦一、原理:利用弹簧测容器底的压力二、特点和用途:显示底面积一样的不同形状的容器底所受的液体压力,并能测出容器底所受的压力大小,可作为习题课中的实验,也可作为液体压强课的补充实验,如:1.演示在底面积相同...  相似文献   

2.
1问题提出 初中物理教材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浮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差。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此表述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每当遇到此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所以此问题实际形成了一个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材认为浮力的本质是浮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既然浮体与液体接触,液体压力的综合效果表现为浮力,因而,浮力本质上是一种弹性力。对于接近刚体的浮体而言,浮力的弹性效果难以直观表现出来,教材也没有对此作形象化的实验来说明,笔者设计了一则简单的实验,能较好地说明浮力是一种弹力的综合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悬浮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中最难成功的实验之一。悬浮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液体的浮力的大小。显然要使F浮=G物,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必须相同。然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种固体或胶体的密度与某种液体的密度完全一致。所以,除水生动物之外,在自然界中我们很少见到能真正悬浮于水中的宏观物体。目前,使物体悬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方法是改变固体的密度,使之与某种液体的密度相同,比如在小药瓶里装入一定量的沙子,使之与水的密度相同。  相似文献   

5.
阿基米德定理是初中物理《浮力》一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其定义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  相似文献   

6.
液体压强的概念及液体压强的公式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建立液体的压强概念和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有很大帮助.但按书中所设计的方案来做实验,很难做成功,难点有三:一、要使平底玻璃管竖直浮于水面,装沙量要适当很难掌握,往往要重复几次花费很多时间,使得在一堂课里要完整的取得一组数据很不容易,想取得三组数据困难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浮力教材只用图例方法分析了一个浸入水中的立方体的六个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得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分析中要用到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涉及到的力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难度。我们在实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一册(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协作组编 ) ,第十一章有“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实验验证”学生实验 ,我认为该实验有待改进的地方 ,现提出与大家商讨。原方法是利用煤油不溶于水的特点 ,在两端开口直玻璃管内形成一油水分界面 (如图 1所示 ) ,以该分界面为研究对象 ,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即煤油柱对分界面向下的压力和水对分界面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来验证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P=ρgh。该方法主要的弊端是 :煤油与水的分界面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象 ,以初二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易理解和接受。如果…  相似文献   

9.
液体对容器器壁的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知识点之一。它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液体对容器器壁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同一深度上液体对器壁的压强相等。为了使学生易于理  相似文献   

10.
浮力原理的演示实验封承显,柴正康,闻祥,赵若斌(北京教育学院物理系)一、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产生于上下底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由于下底面所受向上的压强大于上底面所受的向下的压强,故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二、特点及用途1.“浮...  相似文献   

11.
(1)发明点 直接从测力计上读出液体密度值,达到液体密度和力两测量的目的。(2)发明背景与原理 大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的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其中就有用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的设计型实验,  相似文献   

12.
自制液体压强传递演示实验器杨泗华(江苏省赣榆县班庄中学222132)初中物理第一册中是用压强计测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演示实验,总结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此演示实验需多次转动金属盒,...  相似文献   

13.
液体的压强与液重无关的演示实验刘传河(泰安第二中学)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的第七节讲了液体压强的公式P=pgh,这是该章的重点之一.公式指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总重和体积等都没有关系.可是一些学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有...  相似文献   

14.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自然科学课本第三册第三章是关于“液体的压强”。课文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pgh,但初中学生受压强定义、产生原因和直觉导向的影响,对公式往往难以置信。为了打消学生对公式的不信任感,很有必要增加演示实验来证明此公式,使学生对公式的正确性有个直觉的印象。据此,笔者设计了教具“液体压强公式实验仪”。器材粗细有明显差异的有效长度为80厘米的玻璃管各一根:“T”形三通管一个;规格20毫升的注射器一个;弹簧一根;小夹子一个;软管三根;整个装置固定在长60厘米,高100厘米的平整木板上(如图示)。实验方…  相似文献   

15.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浮力》一节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通过归纳分析建立浮力的概念;接着通过三个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是否受浮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并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通过探究认识到影响浮力大小  相似文献   

16.
<正>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正确的实验教学方法对提高物理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中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能力。针对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笔者由全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竞赛引发了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从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的思考。实行新课标实验教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做法是在两只分别放有不同阻值的电阻丝烧瓶中装满煤油 ,通过加热后 ,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 ,来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以此验证 :Q =I2 Rt.(如图 1 )图 1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 ,则明显地有 3点不足 :1 不能同时演示热量跟电流、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在说明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时 ,是分两次实验进行的 ;不同的电流值时所产生的液体高度不能直接比较。2 只能定性研究 ,不能定量研究 ,演示效果差。3 烧瓶…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演示实验中,课本中运用烧杯倾斜向外溢水。当溢水很慢时,往往水会沿烧杯外壁流失而不能排到收集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小桶中,这样实验数据就会有很大差异,结论也不易得出。为使实验效果更好,在没溢水杯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制和演示改进。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关系”和“研究物体浮在液面条件”两个分组实验。经过几年实验,各地都发现现在配备的平底玻璃管有以下不足之处: 1.重心高,容易倾倒。  相似文献   

20.
1教具装置图(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通过对比,能直观地演示出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使用遥控器可以控制实验面板平稳地升降,使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可靠。(2)用途本教具可用于演示:①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②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