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AB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AB课程务实的项目定位、科学的教育架构、独特的考试形式和严格的教师选拔培训等特点。高校应该确立创业教育是人力资源超值开发的理念,加快创业教育由创业技能培养向创业者培养的转变。同时,高校应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整合一切资源推进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3.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的31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De Noble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数据,探讨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在机会识别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风险承担维度上得分最低.针对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最低的情况,创业教育要努力提升大学生风险承担效能感,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帮扶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受到创业教育工作者和选课学生的欢迎。安徽科技学院结合该培训课程的特点,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尝试,并提出了这种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KAB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其精髓是课程模块化、定位明确,注重理论与经验的嫁接、团队学习,并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它对中国教育变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红 《教育探索》2011,(10):98-99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对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我们将其引入高校的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相结合,以期能够内化教育目标、拓展教育途径、营造教育氛围和深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Generalizability Theory为理论框架,对高校创业教育对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发现:不同背景的导师的创业教育对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质的创业教育对"双一流"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和对"非双一流"本科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育背景的本科生接受同质创业教育干预后对创业自我效能评估的可靠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背景的创业导师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化以及本科生教育背景的差异化是导致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的要因;具有创业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提供的创业教育对提升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推广“KAB创业教育”的历程表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基地”建设,用基地的资源和制度来维持创业教育在“教学、科研、教师、学生和平台”上的整体推进,同时,“专业教师团队”和“实战讲师团队”的互补协作,全校任选课、专业选修课和创业兴趣班的同步推进,创业设计大赛、暑期实践活动、系列知识讲座、创业实践支持的广泛开展是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在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解决当前低创业率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SOR理论模式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图,并利用Bootstrap分析法,研究了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以期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现实状况,课题组选取了广西较有代表性的8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围绕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评价和要求、大学生对创业的准备、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需要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大力加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充分开展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优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渗透于创业教育过程中,增加创业教育的科技含量: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等五个方面加强和促进广西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还不够重视,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模式。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从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扩展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把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贯彻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探索高职院校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和创新型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SIYB与KAB项目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两个创业培训项目,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在借鉴和学习这两个项目时存在择其一而力之的情况,缺乏综合比较的研究和学习,从而使得创业教育理念、体系、条件等不够完善。综合比较SIYB与KAB项目,总结相同点与差异点,以期能够给予我国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及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地区五所高校253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和学历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家庭因素仅对创业意愿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而直接的积极影响。针对这一结论,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应当以面向全体、覆盖全部专业的普适性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为主,在此基础上依托各个专业开设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当创业教育的受众情况不同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应更加注重实践,坚持知行合一,将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创业基地实习等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今时代主旋律,而高校大学生更是创新创业主力军。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分析泉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环境认知及个人创业特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创业生态环境认知有待加强且创业特质培养空间较大。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对创业环境认知;提供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搭建服务平台,营造青年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个性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个人背景通过与其他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意向的间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育与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有机结合,使学生较深入了解职业环境和商业的基本运作过程,掌握和建立运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毕业后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完成创业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是解释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动力和过程的关键。高校创业教育要围绕创新、人际交往或管理、机会识别、风险管理这四种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在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方面,高校要让创业教育主体参与课程设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平台,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要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创业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8.
黄海明 《大学教育》2019,(2):175-177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因此,辅导员应当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借鉴KAB和SYB创业教育理念和平台,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培育优良的创业品格,进而激发其创业动机,提高其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自我效能与创业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探讨了自我效能对提升创业能力的作用并从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情绪与生理的等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提出加强大学生自我创业效能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职业群体,担当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向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就业指导、行为督导等工作[1].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不仅关乎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的效能与表现,也影响高校竞争力的提升及校园文化的建设,更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然而,近年来,辅导员队伍被视为"打杂工"、"不能做学术才去干辅导员"、"高校最底层"等的观点在很大范围内存在,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的对此进行强调并下发了以中央16号文件为标志的纲领性文件,但不可否认,长时间的高负荷与低认可,对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成就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须尽快地设法解决[2].因此,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