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 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为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纡徐条畅、汪洋澹泊的风格。这篇文章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  相似文献   

2.
刘兴超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6):11-14,18
记为史家之流,在立意方面要求实录和劝戒。在结构方面,包含记叙的要素和文体的要素两大部分。记体文以记叙为主,后略有议论,有的也有抒情成分。语言的总体特点是典雅、简洁。唐代作家运用"时、事高度浓缩法"、"以物喻人法"和"四季、早晚绘景法"使得记体文的语言简洁而优美。  相似文献   

3.
行记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类,专门记述古人出门远行的经历见闻,其中"行"是作品的叙述对象和主要内容,"记"则既可理解为传记的记,看成是主于纪事的记体之书,也可理解为记体文的记,单篇的记游文章,还可理解为泛述风土记、旅游题名记。根据成书方式、文体要素、职能和作品内容的不同,可将古行记划分为两大体系、四个类型。根据著述要素的不同,可将其主体——作者自撰的行记区分为四个小类、八个品种。作为纪行之书,其基本职能是记述人们出行的经历、见闻、感受。作为一类著述,本为叙事之体,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职,更不轻易抒情发感,很少见到长篇议论。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记体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的游记,确立了与柳宗元游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典范。欧阳修的游记多写人们经常登临、游览的亭台楼阁、园林苑囿,更加贴近普通人们的生活;他的游记不以描写细微的物象为主,而重在景物给人们的整体印象;同时,他在游记中多发议论,娓娓道来,平易晓畅。欧阳修的记体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清代的桐城派,往往把欧阳修作为学习的重要榜样,对他的记体文给予很高的评价。不过,由于创作个性的差异,桐城派作家在学习欧阳修时,又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前者记苏辙平生所历,后者记苏辙平生所闻,二者皆为纪实之作。此二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它们是具有很大文献价值的私人笔记著作,对后人了解研究北宋史事和苏辙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苏辙之所以能在人生困顿时期写成《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其根本在于苏辙本人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禹偁《小畜集》收录的十三篇记体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在北宋初期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其记体文题材广泛,表现范围大,体现出了他重教化的教育思想、直躬行道的政治思想和传道明心的文学思想。在创作方式上,其以记“自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了士人的浩然之气、责任意识和吏隐观,刻画出了一幅北宋士人精神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记体文的历史性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数量的增加上,其对记体文的内容也进行了演变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亭园堂院记、游记、书画名物记以及人事杂记的创作上。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景物、人物抒发或喜或悲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作者由于受到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的激发,于是打开心扉,直接诉说自己的感受。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在回忆  相似文献   

9.
《世间最美的坟墓》巧妙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文以情动人 ,而直接抒情更能直接将自己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感受告诉读者、感染读者。文章开头写道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中间写道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这些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崇敬、郑重、肃穆的心情。而结尾“感人至深的无名墓更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一句将这种深情推到了顶点 ,也激起了读者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之情。2 .记游融情。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 ,一是记游线索 ,二…  相似文献   

10.
清嘉庆《常德府志》根据苏辙《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的内容,推断曾巩《归老桥记》是为筠州刺史柳平而作。这一说法还误导了后来的学者。根据曾巩之文和苏辙之诗的写作时间,及诗与文内容的有关细节,可以判定曾文和苏诗不是写在同一时期,也不是为同一人所作:曾文是为柳拱辰而作,苏诗是为柳平而作。  相似文献   

11.
《渭塘奇遇记》是瞿佑《剪灯新话》中一部抒情色彩很浓的爱情喜剧,而透过喜剧背后可以看到瞿佑本人对美好往日的怀旧之情。其故事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还采纳了《本事诗》崔护谒浆故事的叙述结构,并受到了《本事诗》"缘情而发"文学主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受时代风尚的深刻影响,诗化现象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诗人入事、运用大是的诗赋词句,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波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由于诗人们对“此存在”的特殊凝注和对全命意义的无限追求,加之诗人们个体风格的不同,诗坛上的一些好诗明显呈出现“冷叙述”与“热抒情”两种风格迥异的抒情格调,结诗歌创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且给诗歌探索作了方向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在创作《呼啸山庄》之前大约10年间,陆续写出了《贡达尔传奇》诗歌和抒情诗约200首,为《呼啸山庄》的写作进行了充分准备,这些诗歌成为艾米莉惟一的传世之作的母腹。贡达尔诗作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结构复杂;其多重叙事,多声齐鸣的技巧和众多的人物都在《呼啸山庄》中成熟地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5.
《老残游记》是一部具有很大混杂性的小说,既有对晚清时期帝国世态风物的写真,又有自我辩诬泄愤的自传式叙述,还花费许多笔墨表达了对政治时局的关切和评判,而这些都没有统一在小说的叙述中。《老残游记》既有谴责、政治、侦探、公案等晚清通俗小说元素,又有为当时士人群体所喜的抒情元素。《老残游记》混杂性的原因在于作者创作欲求的多样性、读者市场的倾向性和小说体式的实验性。  相似文献   

16.
“70后”代表诗人刘春同时还是一位待评家,近些年他逐渐展现出一个诗人对当代新诗史的个人化叙述。这种个人化首先体现为他在叙述新诗史时力图使历史“场景化”,试图使人“回到”历史场景之中理解当代诗歌;其次是他始终坚持诗的抒情品性,以个人的感受谈论当代诗坛的“人与诗”、“词与物”,使当代诗歌批评具有一种“原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古赵雄风》三部曲是邯郸青年作者范文华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雄厚的史实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历史典籍的精心钩沉和巧妙结撰,生动演绎了赵国从赵武灵王定鼎中山、赵惠文王守疆扩土到赵孝成王衰落失地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浩浩长卷,洋洋百万,既有浓郁的历史韵味,又不乏强烈的抒情性;结构上既开合振荡、纵横捭阖,叙事上又明灭吞吐、巧妙生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18.
灵均先生的散文用诗意盎然的灵动叙事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字里行间蕴涵着深沉博大的哲学意蕴,其行文叙事透露出粗犷雄奇的大家风骨,其对古典田园风光的怀恋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动人心弦,其对历史的追溯矫正,体现出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士大夫情结,其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文思贯穿全文,语言力透纸背,颇具文学张力,形成了一种淡定精美、舒缓从容的鲜明文风,蔚为大观,俨如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小说在题材选择、抒情方式、结构形态和自然美、感伤美追求诸方面,呈现出带写实风的浪漫抒情特征。它是一道诗意盈盈,情意绵绵,风格独异的文学风景,提升了中国现代小说和抒情文学的艺术品位。郁达夫的风格奇特,但不是完美的,它给我们的审美阅读“朝着美的上升”提供了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0.
周隋歌舞戏的西胡化主要表现在音乐、面具、表演形式三个方面。音乐的西胡化以乐器、乐律、旋律的西胡化为主,其实质为中原铁尺律向西域龟兹律的让步。面具的西胡化,反映出歌舞戏叙事、抒情意识的渐次强化。表演形式的西胡化表现为歌舞与叙事的结合,表征出歌舞戏剧情构建意识已走向自觉。周隋歌舞戏乐律的西胡化,为唐代乐律的改制铺平了道路,唐声诗的歌唱之风受乐律改制影响而兴发;周隋歌舞戏叙事意识的自觉化,直接助推唐戏弄进入发展巅峰,唐声诗、唐戏弄的黄金时代从此开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