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阳高》是广泛流传于广西百色右江河谷一带的壮族古歌,讲述了孤儿阳高为报家仇所经历的坎坷人生。抄本唱词用古壮字抄录,内容丰富,是研究壮族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珍贵语料。以田东县壮族古歌《阳高》抄本为依据,整理抄本的古壮字,考察其字形,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诗经》今存写本,以敦煌石窟所见卷子为最古,皆唐以前人手写,大有裨于《诗经》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流传于日本之唐抄本和日人所书写之抄本数通。唐人抄写而自唐传入日本的抄本,学界称为唐抄本。同时,还有日人抄写而与唐抄本密切相关的抄本。[1]其中静嘉堂藏《毛诗郑笺》20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西游记》周邸抄本确有其事,此抄本与今见《西游记》面貌很不相同,并就《西游记》周邸抄本与周邸梓本流存于世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秉文的《滏水文集》,元好问所纂的《闲闲公墓铭》、刘祁的《归潜志》均著录为三十卷,而流传至今的仅有二十卷,且多为清人手抄本。这些手抄本上载有很多清代著名藏书家的校勘手记和题跋,对于研究《滏水文集》各个抄本的源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家图书馆藏有抄本《滏水文集》八种,本文辑录六种。笔者不揣简陋,试图对这些抄本所附的题跋手记进行逐一考释,以求有助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长洲吴氏丛书堂抄本《陆士龙文集》十卷本,为大陆图书馆所未见。此抄本乃明吴宽据宋本抄录,且流传有序,版本可靠。与今存之明代项元汴重装之宋本《陆士龙文集》和陆元大翻刻之宋本《晋二俊文集》皆有差异,其校勘价值颇高。且台湾所藏之抄本,有清韩应陛手校题记,勘正讹误,更增加了抄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史稿·食货六》记载:“道光二十二年,岁入银三千七百十四万两,岁出银三千一百五十万两,均有奇”。根据北京图书馆所藏翁同龢家抄本《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八年岁入岁出册》,该年岁人为38,715,060两,岁出为37,149,811两。《清史稿》的岁入数恰好与抄本中的岁出数相同。抄本的数字直接来自户部档案,《清史稿》的数字是怎么来  相似文献   

7.
魏禧的作品大都收在《宁都三魏全集》里。此外还有不少《魏叔子文钞》即散文选本流传,是研究魏禧散文的重要依据。最近在江西省图书馆发现一种《魏叔子文钞》清抄本,不见于各种书目,也未为研究魏禧的学者所言及。这种抄本有以下几个特点:选目数量多,超过现有的所有《文钞》本;它应该是从《全集本选录的,所据是比通行的道光本为优的康熙本;有的地方和《全集》本有出入,有些是佚文;抄本保留了《全集》中的批评,又有一些新的批评文字;抄本的纸张和字迹都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8.
壮族情歌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极强思想性和极高艺术性的升华.文章以壮族情歌《恋爱歌》为例,从适应选择论视角探讨总结了壮族情歌英译的三条主要生态学途径,为壮族情歌译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有抄本《剧选》二集,收录剧本152种,以往被认为属于车王府藏曲本的复抄本。经笔者比较考证,其中70种当源于车王府藏本,此外82种当为1930年前后由张干卿等人抄录,为民国初期京剧剧本的复抄本。其中有一部分曲本如《绣囊记》、《黄土岗》、《吴绛雪》等剧等较为稀见,论文从来源、特点及价值三方面对这些稀见剧本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顾炎武《日知录》一书的版本与研究动态,从五个方面作出综合评述。提出《日知录》版本流传共有五个时态,对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及近年出版的七部研究著作略有评骘,对张继旧藏抄本《日知录》的递藏姓氏略加考释,对新近发现的北大馆藏抄本《日知录》的学术价值也有简要的举证。  相似文献   

11.
杨树达训诂成就卓著,在语文诸多学科都体现了很高的训诂价值。论文通过全面考察,举例说明了杨氏训诂在“古籍整理及阅读”和“辞书编纂”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彝文古籍整理是指对中国古代彝文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便于现代人阅读。当前,彝文古籍整理面临着辨伪、校勘、版本鉴定困难,整理手段落后,内容整理和创发性整理薄弱,彝文古书诊释量大,彝文古籍修复人才奇缺等诸多困难。彝文古籍的特点,决定了其整理的主要方法和工序与汉文古籍整理不尽相同,如标注国际音标、翻译等方法是汉文古籍整理所不具有的。  相似文献   

13.
杨筠松作为唐代堪舆大家,在当代中国国内及海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现在的风水学界大都尊其为祖师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在明清以前的典籍中鲜见其相关资料,他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情况也因此存疑至今.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杨筠松的籍贯和活动区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同时对杨“窃书”之事也能得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另外,参考和杨筠松相关的著述和他人对杨的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杨本人著述极少,其堪舆学思想的传承多靠口授,后世署名杨之作多为伪讬.  相似文献   

14.
彝文古籍索引是专指以彝文古籍为检索范围的索引,是一种查检彝学图书资料的学术工具。编制彝文古籍索引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彝文古籍整理的薄弱环节。目前,彝文古籍索引编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学科理论知识及方法论准备不足、检索手段落后、检索效率低等问题。彝文古籍索引编制,要充分结合彝文古籍特点,借鉴古今国内外索引编制的先进经验,不断累积学科理论知识,强化方法论研究,培养索引编制人才队伍、开发专业“彝文古籍索引编制系统”等,丰富彝文古籍整理内容,提高彝文古籍整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段玉裁之所以提出定"底本是非"和"义理是非"的校勘理论,源于其疑经辨伪思想及对经籍致误因素的认识。他以小学治经史,以考核求义理,在校勘中注重从"义"出发,寻本探源,并综合运用多种校勘方法,在经籍校勘上有杰出的成就。但其思想受时代及各种因素局限,段玉裁也有轻断臆改之弊,对此应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16.
《仰阿莎》是流传在贵州黔东南地区一部苗族古歌,21世纪初被改编为电视文学剧本,从苗族地区的民间传唱成为流向全国的文学剧本。改编者将祖先传承的具有独特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口传文学通过文学的手段进行改编、重组,不仅对本民族的生命意识进行热情的颂扬,同时通过对很多苗族文化“碎片”进行重新整合,重建自己的群族意识,并在现代社会构建起自己的族群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古籍文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载体,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古籍整理与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重点梳理“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发文类型、作者机构和研究主题,以期总结我国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国50年中国古籍出版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统计方法总结了建国50年古籍出版的总成就,然后分析了这一阶段在出书结构,影印古籍,整理出版领域,古籍数字化等特出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雕印版本图书的鉴定是版本学探索的重要内容,也是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的必然要求。依据图书的外观形态和文字内容综合分析判断,可以实现雕印版本图书的科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