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丽 《成才之路》2010,(15):12-13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其实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唐亚 《教师》2020,(9):3-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讲好中国故事"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是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 二是构建课程思政的大德育观,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在小学各科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培育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爱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杨光红 《小学生》2013,(12):61-61
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时间不长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我在上课时尝试了"任务驱动"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效果很好。一、创设情境,呈现任务任务的设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例如,《浏览网页》这节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与基础教育思政课目标、内容一致。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目标整体架构、内容分层设计的体系,是基于知识理解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教育内容的实践转化、认知递进与情感深化是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维度。实践转化是重要的课程实施形式。教学要设计形成针对不同的认知起点的一体化方案学习,帮助学生从身份归属的认知,到情感责任的深入,再到理想信念的坚定,逐步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精神,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水平,构建良好的学科认知结构是关键。《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构建良好《C语言程序设计》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展现教学过程中基于整体认知的教学设计理念,从"瞻前顾后"到"浮想联翩"到"建构新知",突出历史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性与整体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与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以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的教学为例,提出让学生在多样化诵读中感受爱国情怀、通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感、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表达爱国之情、增加阅读量发展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的能力、挖掘生活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爱国主义内涵等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应明晰知识的前后联系,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据学习的"序"使用素材,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以下是笔者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第二课时中,运用迁移类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放大认知冲突,为"迁移"搭建场景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教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甘肃二本院校《有机化学》是否适合"慕课"的教学模式,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三个年级466名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的学习状况,分析学习动机、态度、效果和对慕课的认知程度,以探讨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学生拥有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基本能力,但在《有机化学》主干课程教学中完全慕课化,尚需完善教师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一般的模式是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从模仿性的运用到创造性的运用。要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地理教育》2015,(Z1):13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人民对它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学生学好这节课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责任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有关黄河的具有思想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寓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一、增强对黄河的认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将黄河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以拉近黄河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利用收集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的诗篇,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那些激昂的文字,都会是爱国教育的大餐。在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大家以前学过那些爱国古诗?"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再放映配乐放灯片:"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  相似文献   

15.
王希罕 《陕西教育》2008,(10):80-80
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更应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  相似文献   

16.
爱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一至五年级的小语教材,编排了内容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说,通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此,教学应找准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促进有效教学。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学定教,顺学而下,迎疑而上,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以艺术形象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一、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激发爱国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描写祖国河山壮美、物产丰富的文章,如《桂林山水》《林海》《海滨小城》《赵州桥》。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并运用适当的电教手段,配以有感情的朗诵,祖国那壮丽多姿的山川,精工巧匠的杰作便会展现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知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立场和行为.在当代,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高校应及时把握这一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生中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历了一堂台湾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教学时,教师如果恰当地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由此及彼,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富强。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导课中,我紧扣题目设计提问:难忘的一课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