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提出,体现了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场域的重要性.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运用法律法规、坚持道德教化引导,培育正向的网络空间道德意识,建构他律的网络空间道德规范,践行自律的网络空间道德行为,针对网络道...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省份,从基层党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领域、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围绕基层党建、人民利益、工作方式和地域特色为立足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经验。福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经验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共同实践领域。法律对于网络败德行为发挥着引导、教育、惩戒、制裁等作用。法治社会建设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特别的资源和路径。以“权利意识”和“道德底蕴”为重点的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培育理性的道德情感;以执法和司法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法治实施能有效提升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强化其道德责任;以网络服务提供商、行业协会及网络服务使用者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网络治理将增强网络空间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治理,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题中之义.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消解着网络道德内容的凝聚力,网络用户的主体性和从众性冲击着网络道德行为的主导力,网络传播的扁平化和圈层化削弱着网络道德实践的引领力,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淡化着网络道德环境的约束力.因此,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治理要强化内容生产与舆...  相似文献   

5.
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推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前提是把握"时代新人"的丰富内涵与基本要求,明确学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关键环节在于师德师风建设;根本路径在于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融通多方位育人体系;重要保障则是深化制度育德,把道德导向贯穿教育制度建设全过程,为学校落实公民道德...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建设与治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命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道德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公民道德建设与治理不仅取得世人瞩目的 成就,还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为:纳入大国治理整体格局,更加注重公民道德建设与治理的顶层设计;统筹价值引领与...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法治中国的号角,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对于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法制建设更是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建立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使之完善,才是响应号召的最佳路径。这中间就包括网络信息服务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保护法律法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道德规范的立法转化、司法体现和法治文化建设方面规划了大跨度提升的"蓝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益积淀的基础上,应把握"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转化标准,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道德规范的立法转化工作;在司法体现道德规范的实践中,应坚守司法的法律实施活动本质,力避以道德规范代替、否定法律规范,在具体规则缺失或模糊的情形下再适用一般性条款。可以考虑通过降低美德行为事实主张者就此事实的证明标准、强化社会各方的证据收集协助义务等举措破解司法体现道德规范实践中的事实困惑;进一步推进全民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培育公民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9.
班级文化的建设得失、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成效。笔者试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网络空间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纲要?直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依然存在的道德问题,做到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着力点,系统地全方位地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适应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变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理论背景,以满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全面发展为必然要求,以期实现从理想信念到价值理念,再到道德观念间的有机统一。同时,还要遵循以理想信念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及以道德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生成逻辑,致力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网络空间课程在应对全球疫情危机、保持全民教育连续性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关于网络空间课程的理论研究,既是对时代需求和实践发展的积极回应,也是理论自身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网络迁徙"所凸显的"跨界"特性,课程学人需要自觉做好"划界"工作,即深度考察网络环境中课程的基本功能、目标定位、资源配置、组织架构以及评价监测机制,进而系统揭示网络空间中课程构成、发展及其运行的规律。面向未来,课程理论研究需要持续加强对网络条件下课程建设机理的梳理与分析,努力推动概念话语的丰富与创新,不断提升研究的方法论意识。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道德虚无主义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弱化人的主体地位,动摇人的意识。冲击着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我们,必须加深对网络空间道德虚无主义的认识,只有认识了它的本质,了解了这种道德虚无主义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通过制定相对政策控制网络伦理道德虚无主义的发展。从而为我们最终战胜和摆脱网络道德虚无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网络空间成为网络新常态下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斗争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在网络空间中,具有隐蔽性、多媒体化、开放性特点。囿于网络空间的治理现实,高校亟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坚持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联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与网络空间治理并举,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的实质在于网络主体虚拟交往有序化的关系状态,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离不开法治的价值引导与制度保障.当前,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的法治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法治保障价值根基不稳、"非技术归化"治理钳制以及"弱法治化"网络文化等现实困境.因此,完善网络空间道德秩序的法治保障需要加强法治...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化的主要继承,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民道德,其精神实质是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对于职业劳动双重属性的自觉把握,要求实现自为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相统一。三个明同时抓,是保证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实施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尊重患的生命权利,维护死家属的利益,有利于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医生职业责任感的增强。其在一定限度的存在对社会、患本人及家属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道德建设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每个民族的道德是该民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民族性特点十分明显。少数民族道德的民族性表现在地域性、交融性和宗教性等方面。只有从少数民族道德本身已有的特性出发,才能走出一条少数民族道德建设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0.
开展网络空间德法协同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网络文明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和谐文明发展。多年的网络治理经验、教训与成果奠定了基础。目前面临的挑战应成为网络治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置身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应该着眼建设网络文明造福人类的需求,重塑德法协同治理的理念体系,以公共治理的要求充分调动整合德法协同治理的各大主体,在调动行政、经济、文化等手段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网络领域的德法协同治理体系,在治理目标、项目和环节上力求覆盖完网络空间所有乱象,健全协同治理的各项保障和督导考核机制,以此更好地助推网络发挥其正面效应,更好地助力网络文明与网络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