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个体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局限性 ,在生活世界中 ,人们仅凭经验、常识、传统、习俗、戒律而生存 ,因此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批判和超越 ,使自身走出“无真理的现实”阴影。科学教育能够使人超越生活世界 ,特别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教育在超越生活世界的同时隐含着疏远生活世界的可能。这在现实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为此 ,需要思考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  一、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提升和超越  人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 ,既包括内含着昨天的现实的生活 ,也包括潜隐着明天的可能生活 ,既包括日常生活 ,也包括职…  相似文献   

2.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识心理学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常识心理学有两个存在水平.一是个体化的存在水平,是个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的,是个人对心理行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社会化的存在水平,是不同个体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形成和具有的,个体可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隐含于社会文化之中的心理常识.常识心理学是普通人心灵活动和理解心灵的指南,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科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小学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认知,同时小学科学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并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常识相吻合。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引领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科学,从而实现学生生活与科学课堂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生活世界是人的精神家园,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意义基础和价值源泉,但它也是"无真理的现实",有待超越。科学教育对生活世界的抽象化内隐着遗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把生活世界提到首位不仅是走出科学危机的哲学观念,也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此,科学教育的改革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场景,探究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越出科学的边界,探究非科学的问题,还原科学家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主要是为了完成现象学如何为具体科学进行奠基的任务。同时,胡塞尔也在这条进路中对自然主义、客体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纯粹逻辑学为科学奠基的《逻辑研究》时期、区域本体论为科学奠基的《观念》时期以及生活世界为科学奠基的《危机》时期这三个阶段展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  相似文献   

6.
殷秀萍 《考试周刊》2012,(29):188-189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本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动手做,学会探索;扩大幼儿的视野,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重视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问引导及将游戏作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五方面入手,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遗忘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科学教育要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才能使自身获得人文维度的意义基础。同时根据我国科学教育现状,指出回归生活世界需要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结构、鼓励学生探究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和加强面向生活的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一、理念引领——回归生活,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德国现代杰出思想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对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作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区分。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前概念、预先被给予的世界,是一个直观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世界。而科学世界是人们依据经验、规范、条例而形成的一种理性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  相似文献   

11.
技术理性批判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无畏的批判精神,值得充分肯定。它不仅对理性、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实践功能等方面的分析、反思和批判,而且更从深层意义上对文化价值观念、历史文明形态和人的存在方式等的内在批判和本质思考。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批判,批判是哲学的本性,也是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哲学在批判现实中获得能量,在自我批判中向前发展。在历史发展中把握哲学,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传统,掌握正确的批判原则,分清文本和精神,内容和形式,走出认识的误区,敢于创新,走出一条哲学批判现实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近代历史表明,科技中心的转移往往带来霸权中心的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新的技术中心,并崛起为世界霸主。科技优势成为美国霸权的强大支撑。由于美国在关键性的高科技领域、科技人才和科研投入方面依然处于明显优势,与19世纪的英国相比,使英国丧失科技优势的弊端并没有在美国身上再现,还在还看不出有科技中心转移的迹象。因此,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之上的美国霸权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和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祖冲之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家学传统对祖冲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他一生所秉持的求真创新、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则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当今我们倡导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新时代,需要更好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of scientific concepts stored in memory by beginning university science students. The features of this representation a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the memory content of abstract non-scientific concepts shown by previous studies. Property generation task, a tool extensively used in identifying conceptual content, was used for this purpos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scientific concepts stored in memory by begin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s characterised by a predominance of entity properties along with, to a lesser extent, situation and introspective properties. This stand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findings about non-scientific abstract concepts, where situation properties are predominan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on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scientific concep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研究费耶阿本德对正统科学观的批判对于建构新的科学观具有借鉴意义。费耶阿本德对理性客观论、事实中立论、方法一元论这三个正统科学观的理论支柱进行了彻底批判。费耶阿本德认为:理性概念是模棱两可的。说某一程序或一种观点是客观的,即声明不分人类的期望、思想、态度和愿望,它都是有效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事实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特定条件限制下的观察结果,不是脱离理论而中立的。非科学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价值,科学理性的方法都有相应的局限,科学活动的方法只是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学要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强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它注重人的科学素养培养.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形成和科学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文本理论的兴盛和发展与文艺批评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伴随着文艺理论的批评化这一发展趋势而出现的。哲学美学的衰落、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发展趋势使得文学批评更关注文本自身, 重视实证研究及文本分析,而由此导致的批评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反过来,这一变化又强化着上述研究趋势。文学文本理论的兴盛是理论批评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印度理工学院在短短60年间,一举跃升为世界著名理工大学。三重螺旋概念的提出,为阐释印度理工学院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文章从三重螺旋的视角,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分别对印度理工学院人才培养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特点;科学研究下的科研理念、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下的服务理念、服务渠道和服务共赢进行考察,“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互惠互利的博弈模型为印度理工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