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尊重"教育可以使孩子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增强自信,学会交往。教师应充分认识"尊重"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尊重"教育的效果。要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由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生活、情感交流等方法,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即家庭成员被互相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家里订了一些报刊杂志,每天早上,都会有人陆续将报刊送到我们家。一个周末的早上,屋外下着小雨,女儿不经意地对我说,“妈妈,那些送报纸的为什么还没有来?”我突然敏感地察觉到,女儿的言语中有一种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读初一的儿子做完作业了,我顺手拿过作业簿。说:“孙欣,爸爸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刚要翻看,他猛然伸手夺了过去,不容置疑地说:“这是我的日记。”那神态分明在表示,别人没有权力动他的日记簿。这些日子以来,我渐渐发觉孩子变得陌生起来。我好心检查他的作业,他却漫不经心,好像并不希罕似的。以前有什么事情,总喜欢跟我讲,经常向我问这问那,在他的心目中似乎我什么都知道。现在呢?我和孩子之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跟同学讲话,他倒眉飞色舞,兴致颇高,跟我讲话却常显  相似文献   

5.
6.
1997年底,我带着不满5岁的女儿登八达岭长城,一路上,我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西方国家的父母带孩子登长城时,父母指导孩子最频繁的动作是督促孩子喝水,累了就地小憩一会,再往前  相似文献   

7.
刘音 《教育导刊》2005,(11):40-40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1999年7月在瑞士举行的由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和国际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制定)中明确提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这种环境还必须是安全的,对儿童间的差异性是宽容的.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10,(9):11-11
山东潍坊一家长来信问:孩子从小是外婆带大的,上学后,外婆不放心孩子的饮食起居,也过来生活在一起。本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时间长了,我发现孩子虽然跟外婆很亲,但一点也不懂得尊重外婆。有一次,因为外婆早上有急事没来得及准备她想要的“心”形煎蛋,她就大哭大闹,气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白红玲 《成才之路》2013,(17):15-15
孩子上到五六年级,突然发现变化很大:个儿头高了,与家长的交流少了,或说话不耐烦,表现出反抗的情绪,或闷头不吱声,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不合群,不让大人看他们的日记,媒体上有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做出过格的事情,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0.
让我们看两个例子:案例一:13岁的女儿是个懒散的人,小房子里总是弄得乱七八糟。那天是个周六,我推开女儿的房门,进去帮她打扫卫生。“妈妈你进来干吗?!出去出去!”女儿很不高兴地朝我挥着手。“没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我不顾她的抗议,拿起扫帚扫起来。“你看见我房门上的‘请勿打扰’的告示了吗?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好不好?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那以后自己把房间弄整洁  相似文献   

11.
梧桐 《家教指南》2003,(4):44-45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至少,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或多或少地对平凡怀着几分不以为然。每个孩子都曾面对同样的提问:长大后做什么?现在的孩子思想活,眼界开阔,说起自己的将来都头头是道:有的要做科学家,有的要做大老板,有的要做医生,有的要做工程师……可是,几乎没有孩子要做工人、农民,更没有孩子要做邮递员、清洁工。毋庸讳言,邮递员、清洁工的工作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但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我们把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划入了不成功者的行列。于是,孩子便开始看不起劳动,看不起最普通的劳动者。平心而论,出现这…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鼓励的。”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弱,他们常常把家长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入园后,他们就把这种评价依据逐步转移到教师身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还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这些观念虽然在我们教师头脑中扎了根,但是,把它转化为行为,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有爱心、…  相似文献   

13.
带学生去常州中华恐龙园游玩时,看到物美价廉的“恐龙蛋”,便给女儿、外甥各买了一只,临回时又看到了两个孩子向往已久的“打泡枪”,遗憾的是一问价挺贵的,身上的钱只够买一把,无奈就只买了一把。走近家门,看到两个活泼的孩子,挺为难的,怎么跟两个孩子交待呢?我先悄悄找来了6岁的外甥:“能能,阿姨碰到一件为难、后悔的事了,你听听,帮我想想怎么办,好吗?”听我这么尊重他,孩子来劲了,小手一拍胸脯,口出“狂”言:“没问题,阿姨,你说吧!”“是这样的,今天阿姨看见你和姐姐一直想要、能‘吹泡泡’的小手枪了,可是阿姨…  相似文献   

1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众所周知,激励,唤醒和鼓舞的先决条件是尊重和理解,而尊重和理解也是教育的艺术之一,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07,(7S):36-36
北京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因工作忙。请了保姆。但是我发现女儿对保姆不够尊敬。经常让保姆干这干那的。我批评孩子。她还说保姆就是伺候人的。请问。我该怎样教育女儿尊重保姆?  相似文献   

16.
周悦 《江苏教育》2007,(7):53-53
两天就读完了美国作家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就在教师和家长都在感叹我们的越子越来越难管教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及时的。它让我们有机会向美国最优秀的教师学习如何使学生获得教养.如何培他们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相似文献   

17.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活泼开朗,但也有一些孩子郁郁寡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会是悲观的,悲观心理倾向的形成,更多是受到了后天的影响。有些父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否定性的,譬如:“他是个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坐不住”。如果孩子老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很不讨人喜欢”,会觉得“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不好,事情才会这么糟”。孩子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可能遭遇一些“不幸”事件,如…  相似文献   

18.
王立刚 《宁夏教育》2007,(10):27-27
宽容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然而要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常见到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出言不逊,甚至大动干戈;对他人的过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事实上,宽容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不善于  相似文献   

19.
流泪,人类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因为感动,因为后悔,因为同情,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许多人,包括我的学生,失却了这份自然的正常的美好的感情流露。看着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他表情漠然;读着巴金老人的我有病,写字困难,他嘿嘿笑出声;面对妈妈的教育,他梗着脖子……我亲爱的学生,你们究竟怎么了?孩子的心不应仅是真理的仓库。身为人民教师,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  相似文献   

20.
关心是一种个性品质,它意味着记挂和留意也意味着重视和爱护,关心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它是个人心理对某一事物的注意,无注意也就没有了关心的对象;其二,它是个人对外界人、事和物所进行的理性和情感的选择与侧重,没有这一方面,关心就会成为没有层次差别的"泛爱";其三,关心应付诸行动,即个人要对自己偏好的事物采取一定的维护和扶持措施,仅仅摆在口头上的关心和停留在心理层面的关心都不是真正的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