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2,(4):39
"名列前茅"这个成语经常出现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可如果有人问你:"名列前茅"究竟属于第几名?恐怕能说清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前茅"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行军作战。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出征之时,一般要由"斥侯"(侦察兵)拿着绑了旌牛尾的木杆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头,这叫"前旌",如果遇到敌情有变化,他就举起"前旌"来通知后  相似文献   

2.
正"我不快乐,看不到未来,如果要继续学下去,最多也就是勉强完成学业罢了。我根本不敢想怎么去找工作。"回忆当时的感觉,王赵雄觉得甚至连天气都阴沉沉。也有人跟他提过转专业,但很快他就被告知,转专业需要成绩年级排名前几才有机会,这个规定在王赵雄看来,很滑稽。"既然不得不转专业了,显然已经到了学不下去的边缘,又怎么可能名列前茅?"直到大一下学期末的一次班会,王赵雄终于等来了转机。  相似文献   

3.
“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应用频率非常高。“茅”,各辞书多释为“茅草”,如《辞海》“前茅”条:“犹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斥候以茅为旌,如遇敌人或敌情有变化,举旌以警告后军。”《辞源》、《汉语大字典》均作如是解。其解说主要受《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的影响,似乎言之有据,但用“茅草”做旌旗实在是匪夷所思,正如清  相似文献   

4.
学习趣谈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并不一定是那些“粘”在书桌前时间最长的人。相反,一下课就往外跑,爱运动又挺开朗的小伙伴,往往能考高分数。一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他上课时看得见所有同学的眼睛。那些眼神紧跟着他转的同学,虽然爱说爱动,可学习都不错。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同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看到的学生都像恶魔,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地狱;如果你眼中的学生都像天使,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联系这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相似文献   

6.
对于所学的地理知识,很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其实,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家长能在平日的生活中有意识引领孩子仔细观察,将地理知识学以致用,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我教的学生身上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老师让这个学生到办公室"北面的抽屉"帮忙拿点东西,这个孩子到达办公室后站在办公桌前开始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愣了,这个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在水果里,香蕉是比较容易剥皮的,所以,如果我们这个游戏做得成功,我们就可以亲眼看到香蕉皮是怎样"自行"脱落的。实验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如果社会公投,选择明星中的"模范家庭",我想付笛声一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他和太太任静走入人们视野,就成为了"幸福"的代名词,而这一关键词,一直跟随着他们走到了现在;直到他们的儿子付豪也入行,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大型歌舞晚会上他们一家人演唱的《花好月更圆》,更是以羡煞旁人的出镜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喝彩。  相似文献   

9.
下不为例     
"校徽风波"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处理这个自己制作校徽的孩子,那么在遇到集体荣誉可能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作为集体一员的你该不该努力一把,避免集体荣誉受损;这个判断的另一维就是,在诚信的天平前,我们用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荣誉。价值判断无论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站在这悖论前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点无奈。  相似文献   

10.
在竞赛活动和考试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名列前茅"这个词。可你知道它究竟指的是第几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古代行军作战讲起。  相似文献   

11.
正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江南的梅雨季节,闷热潮湿,令人觉得"雾数"。但是不管怎样,夏日悠长,如果真的静下心来,在燠热之中,也不是不能够感受到一点清净寂寞的意思。就如《诗经》里面就有很奇怪的比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我们这一代,生活在一个几乎没有战争的时代,所以我们必然不会有那些战争英雄般的传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英雄的时代?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时代可能真的会很快被历史遗忘。那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3.
隐身衣     
非常小学要举办一次少年科技发明大赛,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兴奋,因为校长宣布说,如果哪个同学的发明独具创意,在大赛中进入了前三名,就可以不参加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而各门功课的成绩依然给优秀。九岁的尤异在类似的比赛中往往名列前茅,因为他的发明总是别出心裁,令人刮目相看。于是同班的大胖兴致勃勃地找到他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中少不了教师的"问话",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问话",却存在着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试分析如下:一、"问话"与"虚话"有这样一个句子:"如果今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成了"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句子不但通顺,而且更简洁。可见,这个"的话"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可有可无的"虚话"。试问,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问话中有没有这种"虚话"呢?  相似文献   

15.
在课外阅读越来越彰显重要性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还未形成阅读习惯,那这个地区、这个学校的教育就有点危险了,就有必要采取行政措施加以推进了——先"逼"读,后"悦"读。在推进之前,如果思考、解答好以下七个问题,那高效的阅读一定会随后而至,学生阅读的兴致也会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6.
下不为例     
"校徽风波"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处理这个自己制作校徽的孩子,那么在遇到集体荣誉可能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作为集体一员的你该不该努力一把,避免集体荣誉受损;这个判断的另一维就是,在诚信的天平前,我们用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荣誉.价值判断无论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站在这悖论前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点无奈.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我任初中毕业班(一)班班主任,担任语文教学工作。54名学生,个个品学兼优。学习方面自不用说,班上的纪律也特别好,连考试都不需老师监考,令人赞不绝口。校长夸我这个班主任工作细致、扎实,甚至还说有管理艺术。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德育工作考核也名列前茅,我自然是"优秀班主任"了。在班主  相似文献   

18.
高考前4个月一切就这样烟消云散了,没有歇斯底里地怒吼,没有矫情地下起雨,我也没有很潇洒地甩头就走,留下浅浅一个人在路边抽泣。我说:"我们分手吧!"浅浅看了我一眼,然后点点头,这个场景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我想过浅浅的反应,她或许会抓着我的衣领质问:"你不是说过,会永远喜欢我?"如果她这么做,我会说"对不起"。我没有忘记承诺,只是力不从心了;她或许会卑微地说:"没关系,我喜欢你就行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会怨恨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新高考》2008,(4):64-64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虽然高三已经过了一半,但我仍没有进入那种老师所谓的"紧张状态",虽然我现在的成绩在学校是名列前茅,但我担心,如果一直处于我这种不紧张状态,我的成绩会下降,还有当周围同学在认真复习,我心里就莫名地嫉妒,这使我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我知道嫉  相似文献   

20.
世界本来就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愿意,就可以看到一切。假如你在某个星球上发现了一滴水,你并不需要看到这个星球的全部才能得出答案。你完全可以通过这小小的一滴水,就能够推理出"这个星球存在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事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