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后现代主义先锋诗人约翰·阿什贝利的长诗《蛮荒之海》以巴洛克式宣叙为创作基调,由此营造出的蒙太奇艺术效果辐射于诗歌的称谓、用典、意象诸方面。巴洛克式宣叙与蒙太奇式手法互为因果,统领全诗,投射出一幅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主义宏大图景。  相似文献   

2.
美国后现代主义先锋诗人约翰·阿什贝利的长诗《蛮荒之海》以巴洛克式宣叙为创作基调,由此营造出的蒙太奇艺术效果辐射于诗歌的称谓、用典、意象诸方面。巴洛克式宣叙与蒙太奇式手法互为因果,统领全诗,投射出一幅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主义宏大图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结构裁剪得当、有条不紊,这得益于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对"蒙太奇"手法无意间地应用。叙事蒙太奇手法和表现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让该诗呈现出一幅幅前后连贯又形象鲜明的画面,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具有完整情节的电影。应用蒙太奇手法来分析本诗不失为一种了解作者思路和作品寓意的颇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叙事文体中,作者把将要发生的事件提前叙述出来叫做“预叙”,这样能够对事件发展的结果预先暗示,达到在叙述中实现间接揭示作品主题的效果。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在预叙和小说题旨之间刻意使用明预叙明确题旨,暗预叙揭示题旨,内预叙补充题旨,外预叙延伸题旨的独特技巧,深刻彰显作品之中对欲望的批判和对贫困的同情,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蒙太奇的典型技巧是景和景的切换,从一个景切换到另一个景,并在这两个景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就构成了一个蒙太奇的关系。蒙太奇的叙事最终发展出几种基本的方式:其一是平行蒙太奇,即两条叙事线索的平行发展;其二是交叉蒙太奇,即两条叙事线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交叉在一起,成为互相影响与推动的叙事线索。平行蒙太奇给观众展现的是影片发展线索的顺序推进,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巧妙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对世界电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的预叙及其叙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在叙事时间方面.预叙运用较多,多采用暗示性的预叙,以梦、异兆、占卜等预示政治兴亡,家族兴衰,人物命运,预设人物性格,同时伴随着一些指点性、评论性内容来实现预叙的功能。这样的叙事.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传达出宿命的悲剧意识.而且还控摄叙事线索,预设情节走向。  相似文献   

7.
陆贽是后世公认的唐代继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之后的贤相,其《论叙迁幸之由状》作于他刚充翰学的建中四年(783年),此状分析了造成建中之乱的原因,并针对德宗将其归之于"自古国家兴衰,皆有天命,今遇此厄运,虽则是朕失德,亦应事不由人"的托辞予以否定,指出天命由于人事,激励德宗谨修人事,恢复大业。从这篇奏状中可以窥见陆贽的引咎自责宽君圣怀、引经据典格君之非、循循善诱励君理治的事君之道。  相似文献   

8.
《丰饶之海》是三岛由纪夫的遗作,也是代表他毕生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三岛在《丰饶之海》四部曲中采用了以佛教轮回为线索的叙事方法;莫言在其代表作《生死疲劳》中同样使用了轮回叙事。虽然两部作品都选择了此类叙事,二者在讲述时也因此给故事蒙上了一层幽玄的宗教色彩,但都将其作为方法论来使用,目的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左传》预叙所体现的"崇礼"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从对国家命运的预测和对人物命运的预测两个方面,探究作者借预叙表达出的"崇礼"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学中宋元话本小说的预叙艺术运用广泛,作为宋元话本小说的经典篇目《三现身》也不例外.文中通过诗词、对联、梦境、占卜等等来预示内容,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中往往蕴含着预叙艺术.依据宋元话本小说《三现身》的特点,结合叙事学中的预叙内容,本文将通过三方面来展示文本中出现的预叙艺术:诗词与商谜所表现的预叙艺术;算命、卜卦与...  相似文献   

11.
《午夜之子》是印裔英语作家鲁西迪的代表作。帕德玛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兼受叙者,在文本中起着重要作用。她不仅帮助叙述者萨利姆调整叙述顺序、控制叙述节奏、传达读者反映,还对萨利姆的叙事起到监督与提醒作用,甚至质疑叙述者的叙事权威,使叙事带上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叙事抒情散文《马拉喀什见闻》中,乔治·奥威尔选择不同的蒙太奇镜头,生动地合成了马拉喀什人生活现状的全景图:描绘“脏”、“贫”、“惨”、“残”的生活状态,以及结尾处所隐含的各族人民觉醒的镜头。然而文中并未出现此类字样,而是通过蒙太奇手法,以其冷静而含蓄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辛辣地鞭笞泯灭人性的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人民残酷剥削和奴役,表达了作者对马拉喀什人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对殖民主义的愤怒,同时也预见了摩洛哥等非洲殖民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预叙的基本特征是时间上的前置,其最早形态是一些占卜艺术。吉凶未至,先有了或吉或凶的预兆。预叙作为一种打破时序的叙事模式具有叙事美学特征。本文着重分析《左传》中的五种预叙形态:一是自然现象发生后的预见性叙述;二是对人感官及精神面貌的预见性叙述;三是从各种经验教训中进行的预见性叙述;四是"赋诗言志"的诗体现的预见性叙述;五是对占筮与梦的预见性叙述。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论文叙笔”即文体论部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学界还存在分歧 ,众论纷纭 ,各持一端。其中争论较大的有“论文叙笔”的划分标准、“论文叙笔”的篇目是多少、“论文叙笔”的价值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早期的纪录片作品之一,《沙与海》在叙事手法的运用和叙事主题的选择上在当时的纪录片领域里可谓独秀一枝。该片巧妙地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两个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普通家庭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展现出这两户家庭在生活状态上的遥相呼应和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纪录片中富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和引人深思的解说词进一步地将这种偶然的相似性升华为普遍的相似性,将关注视角由两户家庭的生活规律升华到人类生活的普遍规律上,体现出创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以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一书对百余部或存或佚的宋人总集作了考述,卞东波补充考证了17部。今对新发现的17部散佚的宋人总集加以考述。  相似文献   

17.
袁宏道是晚明公安派的核心人物,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性灵说"。他提出的"性灵说"也成为了公安派的核心理论。从首先提出其"性灵说"的文章《叙小修诗》着手,从"性灵说"的来源以及内涵等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徐新 《英语广场》2023,(22):55-58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195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中的隐喻进行分析。“海”的意象贯穿整部作品,本文具体分析“海”的隐喻含义。研究发现,从隐喻的角度来看,相同的源域“海”可以代表不同的抽象概念,如仁慈、残酷、女性力量、光明与希望、宽容等。  相似文献   

19.
南朝书画家王微所作《叙画》是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文献,王微在文章中提出的灵动的画之情理论不但确立了山水画的独特的美学地位,而且蕴含了灵动的生命美学的思想,在中国生命美学的历史中有独特的地位。《叙画》中提出的画之情理论闪耀着王微的生命美学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认知叙事学对叙事文本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预叙影响读者对叙事文本的认知,其翻译的好坏是评判译本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红楼梦》中预叙体现形式多样,尤以诗词突出。因此,研究《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诗词,对翻译作品的预叙认知与预叙重建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