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趋密切,"新兴宗教"问题在中国社会中逐渐浮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新兴宗教"相关概念辨析,新兴宗教的产生,如何认识及应对新兴宗教问题几个方面对我国新兴宗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力图将"新兴宗教"与"邪教"进行理论区分,为学术界及党和政府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邪教与传统宗教都属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弄清楚传统宗教与现代邪教的关系 ,对我们深入揭批邪教反动本质 ,明辩是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所说的"宗教",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宗教"在汉语中的本意就是"道"或"教"的意思,"道"指"正道","教"指"正教",因此,"邪教"不属于"宗教"的范围。西方所说的"邪教",指的是宗教的"异端",宗教的"异端"归根结底还是"宗教",法律上是允许自由信仰的;而中国所说的"邪教",指的是政治的"异端",政治的"异端"归根结底就不是"宗教",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从汉代到明清,我国历朝政府从来就没有承认"邪教"是"宗教","邪教"从来就是"左道"、"妖道",其根据就是"邪教"的"左道乱政"或"妖道惑民"。当今,我国的法律对"邪教"的界定也鲜明地将"邪教"排除在"宗教"之外,与我国历代不认可"邪教"是"宗教"的传统是一致的,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新兴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顺应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另一类则是违背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如原教旨主义、邪教等等。前一类比较少 ,后一类比较多。对于中国来说 ,2 0世纪 80— 90年代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逐步变成“信仰真空”的时代。所谓“信仰真空”是指任何一种传统或者现代信仰在民众“精神文化空间”中无以确立 ,导致失落 ,从而为其它信仰提供可乘之机。邪教正是这样乘隙而入。它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信仰填充”。如何重建 (重构 )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空间” ?笔者认为 :第一 ,重建科学精神 ;第二 ,重建人文精神 ;第三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推动宗教世俗化 ;第四 ,坚持“宗教宽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推动宗教普世化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地方社会新兴宗教扎根于民间,理性化程度低,一旦产生会顺着文化网络迅速传播,且有组织性、隐蔽性强的特点,可能会对地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只有理清新兴宗教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并依据其特点进行管理,才能消除其隐患,并使其转化为稳定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邪教不是宗教,二者在崇拜对象、教化结果、追求目的、社会作用、对个人的作用、收徒方式、教义性质和结构、信徒权益、“末世”观点和对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教育性。这在各种自然宗教和现代宗教均有广泛的表现。文章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例对此论证,认为其原因是:1.宗教教义的哲理明确、深刻;2.宗教教规的条例严格、具体;3.宗教教团的成员学养深厚;4.宗教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5.宗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崇高、权威。各种原因之根本,是宗教具有丰富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新兴宗教是社会动荡与制度转型在既有宗教社会格局中的客观反映,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与既有宗教的有机继承与创造性转换。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新兴宗教产生发展的现实土壤,但在现行制度语境下,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与合法的生存空间,新兴宗教在中国生存艰难。必须客观认识新兴宗教,把握其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认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室内设计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及中国室内设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认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是儒释道三教内质性因素交织杂糅的综合化身,拟以“三教合一”称之。她的儒教徒特质体现在其忠孝信仰,受儒教教化而体现出的仁、礼等习惯性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以及通过省身洁己以践圣贤之道;她的佛性体现在其出世思想,人生如梦的佛家语调,以及对彻底解脱的通透阐释;她的道教渊源体现在其为天上绛珠仙子谪凡还泪的身世传奇,以及自由适性、清静崇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上教派主义的影响和印度本身宗教和教派的多样性,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度的议会选举、政党政治和地方分离主义等政治领域无不渗透着教派主义的因素。从印度教派主义存在的根源来看,既有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历史恶果,也与印度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16.
邪教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邪恶组织,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对当代反邪教的有关立法尚存在不足,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就完善我国反邪教立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宗教的诠释:安多区域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多藏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众神狂欢之地"。各种宗教通过与世俗、社区权利的交换和结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与文化传承,致使该区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宗教在安多区域文化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并通过门宦制、经堂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东正教是基督教史上东西教会大分裂的产物.关于其成因,史学界与宗教学界的观点一直相去甚远.就总体而言,史学界在强调基督教的分裂乃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之产物的同时,从根本上排斥了宗教纷争的独立性与自为性.笔者认为,对东正教的形成而言,各种纷繁复杂的神学争论不仅是权力之争的外化现象,而且也是与政治因素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致成因素,其存在的依据及内在动力即是西方长期对立的拉丁文化传统与拜占庭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