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大七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提法蕴涵丰富的法律价值信息,一语道破实现我国法治价值目标的核心基点、也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民主法治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前提性基本要求;自由平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核心要求;公平正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终极目标层次的实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臧宏 《中国德育》2009,(2):92-92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表达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对公民意识教育提出的新论断、新任务和新要求。大学生是未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根本途经,在于培育公民社会、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杨庆江  刘翠鸿 《教师》2012,(19):30-32
“公民教育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公民则无法治之国。塑造现代公民是建设法治围家、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坚持和实现公平正义原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愈加重要,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性来看,我们应该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对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实现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总任务及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能否培养出具有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也关系着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青少年阶段是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最佳时期,思想政治课在高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党和政府重新系统化、深刻化审视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那么,究竟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行为要求呢?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行为要求主要包括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出的这个指示,吹响了我国振兴公民教育、推进社会和谐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时代对社会、对教育、对我们每个公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公民教育工作愈发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上握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着重强调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普陀区教育局按照建设上海教育特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要求,把立德树人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论断,将公民意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而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公民教育的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比较的视角,就公民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丹  董阳 《今日教育》2012,(10):60-61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基于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提出公民素养教育的理念,并且以这一理念为核心系统地打造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七大报告为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2005年以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娃娃参议院,并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纳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北小娃娃们在参议院中,培养了小公民的现代民主意识,提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网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纵观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此后,公民教育在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一些教育机构开展了如"新公民教育""中美合作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就公民教育作了积极尝试,拓宽了公民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公民意识的觉醒与生成,特别是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无疑是重要路径之一。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先要明确公民意识概念的内涵体系。公民意识,不仅是一个词语,其所蕴含的本质内容、基本精神以及根本主张更是尤为重要与深刻。现代公民意识内涵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构建,它的核心内容为国家民族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主体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文明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后备军.因此,关注高职生的公民意识现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