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官员财产公示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内容,极其需要公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认同。然而,近来国家5个试点城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试行却遭遇到了“零投诉”尴尬困境。“零投诉”现象对应的是公众“零关注”“零认真”,折射出社会公众普遍的政治冷漠。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财产公示制度简单及政府与民众之间互不信任等方面,文章提出应通过消解政治冷漠的方式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官员财产公示作为财产申报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尽管各地不断地在探索实行官员财产公示,但从试点的实践来看,还存在诸多阻力,致使官员财产公示在我国迟迟不能实行。本文在对各地试点探索的实践中,分析推行官员财产公示陷入困境的原因,从而提出实行官员财产公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新疆阿勒泰地区将5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个人收入情况在网上公示,备受关注。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为社会公众期盼已久,如今在阿勒泰"破冰",意义非同小可。不仅为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开了个好头,更为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制度示范。  相似文献   

4.
建立公职人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是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先天缺陷和不足,没有最大程度地彰显其“透明性”,公众和舆论监督长期虚住,最终使财产申报制度流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职人员财产公示制度能使监督权真正回归民众,能有利于提高监督的群众参与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要求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呼声十分强烈,但有关部门表示目前推出这一制度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存在一定困难。作为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民众呼声,对人民高度负责,迎难而上,消除技术上的障碍,解决人们思想观念问题,认真总结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公示试点经验,同时,大胆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逐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以有力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蔓延滋长,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6.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保护官员的合法财产。但长期以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始终局限于公布单个政策性文件,而迟迟未能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因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确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用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去看待并解释现阶段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障碍,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内在价值冲突,法律地位较低,政策文本本身的缺憾,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的潜在风险较大,监督约束机制不足等是影响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寻找可以有效化解困境的未来发展路径,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尽快完善和最终确立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相当严峻,反腐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是导致我国腐败问题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反腐败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内部多元主义过度,而外部多元主义不足。为此,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遏制腐败高发的建议:整合当前各反腐败机构,建立反腐败大部制;循序渐进地推广财产公示制度,给清廉者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设立道德委员会来处理问题官员的道德行为;按照“上级监督下级”来调整设置反腐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即实行外部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8.
加美韩新等国家和地区财产申报制度及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市场经济政治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官商勾结串通牟取非法暴利而加剧的政府公职公务人员贪污索贿的腐败势力,激发催生了现代国家针对政府公职人员的各种立法形式的财产申报制度与规范。尤其加美韩新等国家与地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及其实践经验,颇为成功,构成中加廉政建设合作项目分解研究过程的重要考察对象范围,对于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敦促着中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立法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9.
刘日 《学习之友》2010,(5):20-21
在我国,要求官员财产公示的呼声已经持续了20年。早在198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的王汉斌明确建议建立国家工作人员申报财产制度。1988年,国务院监察部会同法制局起草了《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将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199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2001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权力无合理的制约 ,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所以 ,要在重视官员品德和加强思想教育达到依法行政的基础上 ,更强调在现阶段应当对官员行为加以法律监督的外在约束 ,主要是成立隶属于人大的反腐机构 ;加强司法对人大和政府的监督 ;强化新闻监督 ;加强人民对官员的制约力度和建立官员申报财产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资产支持证券流通法律障碍,我国应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统一的资产支持证券法律制度;完善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发行主体制度,建立特定目的的公司;建立信托财产公示制度;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建立统一的资产支持证券流转的市场和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在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在现行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要想实现完善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还面临着许多的障碍,只有彻底消除影响财产公开制度法制化的因素,才有望使我国成为财产公开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虽然现在财产申报已经“破冰”,但我们不得不说还任重道远,一是因为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的地方还很少,二是除了湖南湘乡市公示“一把手”个人财产开了先河之外,各地所公示官员财产并没有主要领导人的名单。而且,在我看来,“自下而上”未必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住房市场中存在着价格畸形、市场泡沫等众多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制度、调整人口与户籍政策、适时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建立官员财产定期申报与公示制度,用新“两个凡是”思想理论指引住房市场改革.要凝聚各界人士的思想智慧,正确客观地认识高房价,准确判断我国住房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公正的住房市场制度,才能实现“居者均有其屋”、社会高度和谐、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建立的国际法依据和国内法依据在于,知情权和隐私权同为国际人权,知情权是国内法上的基本权利,隐私权是国内法中的人身权利;在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背景下强调知情权优先,要求官员财产公开,同时也要平衡其与隐私权的关系.通过修改《公务员法》的方式,遵循分类处理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依据、主体范围、公开内容、详细程序、监督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李辉 《林区教学》2015,(4):60-62
目前,我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依然进展缓慢。在这一制度酝酿和推进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领域、现有资源供给、廉政文化理论支撑等方面尚且存在阻力。这些阻力的存在,延缓了我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日重庆市在司法系统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举措,具有两点突破意义: 第一,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变成一种立法行动。参与这项制度设计并曾经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珐的建议》的韩德云指出,这次重庆试水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建立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用法律手段惩治官员腐败的重要形式,我国目前应突破面临的现实难点,尽快建立全国范围内法律层级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公务员财产申报的主体、申报范围、主管机关、申报程序和法律责任做出相应规定,并明确相关配套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其遏制腐败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9.
财产申报制度为规范公权力、推动民主政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视角。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保障社会民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监督权,达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目的。在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建立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性因素,并且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日益凸显。本文试图从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障碍及清除障碍的路径角度来进行阐述,分析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是与夫妻法定财产制度相对应的制度,与夫妻财产关系密切相关。它充分体现着意思自治原则,使夫妻双方更加具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夫妻财产制度,给予夫妻之间更多更自由的财产处理方式,更有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他国的立法比较,我国该制度在效力、公示方式、变更与撤销以及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在今后,还需进一步明确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界限,在财产的变更与撤销方式上给予当事人更多的自由,从而使夫妻约定财产制发挥最大功效,为家庭稳定提供更加完善的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