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取得了乔伊斯、沃尔芙在长篇小说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享有"英国的契诃夫"之称。女作家的多数作品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观察视角独特,敏锐而深入地思索人生。曼斯菲尔德不仅在英语界备受瞩目,还颇受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仰慕和青睐。文章拟从曼斯菲尔德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作品本身在国内的研究情况两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并对此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能为国内的曼斯菲尔德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1](P93-94)他也是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外国作家之一,很多人从他富有生气的作品中受到激励。在接受杰克·伦敦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的影响,接受过程中经过了很多的扬弃和变形。文章旨在对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他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变过程作出简要的描绘。  相似文献   

3.
T.S.艾略特作为现代派诗歌的著名诗人,其文学影响力不容小觑。20世纪20年代以降,中国学界对艾略特展开了多方位的探讨,首先是对他的诗歌进行了译介,尤其是集中分析了他的代表作《荒原》。在艾略特作品以及诗论的研究方面,叶公超、赵萝蕤及袁可嘉等知名学者提出了诸多深刻的见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艾略特诗歌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宗教思想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艾略特对我国国内诗坛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等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艾略特的诗论精华,从而丰富了国内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史不仅是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历史和作品存在与一般社会历史的相关史,也是作品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历史.哈代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受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语境、文学思潮和阐述群体视野的流变话语的影响.在中外文学走向对话走向交流的20世纪,哈代及其作品在我们这个遥远的文明古国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里以接受美学为契人点,探讨哈代及其作品由于不同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在中国的译介及其研究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我国读者、专家学者、作家对福克纳都有浓厚的兴趣,福克纳的代表性作品已全部被译成中文,中国学者撰写并出版的福克纳研究专著近10部,发表的论文有三百多篇。同时福克纳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创作曾对女权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她本人却对"女权主义"的标签颇有微词,反对将意蕴深厚的文学作品作僵化的实用解读,或者当作某个社会运动的宣传工具。她的小说有对女性生存的关注,对女性自由的思考,同时又不限于对性别问题的探讨。她从关注女性生存开始,其最后的旨归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深邃思考。女性主义只是其作品主题之一,而且常与其他多重主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安房直子文学经由二十世纪末安伟邦的首次翻译、二十一世纪初彭懿、周龙梅的密集出版后,进入现今新生代译者不断加入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文学作品的中译研究分为发现期、繁荣期和平淡期三个时期.安房直子文学译介情况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儿童教育理念变化以及对安房直子文学认知变化的影响,作为日本独具个人风格的幻想文学家,随着作品翻译...  相似文献   

8.
9.
福楼拜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法国作家之一,虽然仅仅写作了五部小说,但是在世界文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地位。本文分析了福楼拜及其作品出现在中国的原因以及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追述并探讨了他和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樋口一叶被誉为19世纪末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彗星,她的创作生涯虽短,却留下了《大年夜》、《青梅竹马》、《十三夜》、《浊流》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国虽然近年对一叶文学有所关注,但对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却寥寥无几,其原因有待研究。而目前仅有的大陆和台湾的两个译本由于时代、选题等多种原因,风格迥然不同,在文体和文本的视觉角度传达上也有可比较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11.
樋口一叶被誉为19世纪末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彗星,她的创作生涯虽短,却留下了《大年夜》、《青梅竹马》、《十三夜》、《浊流》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国虽然近年对一叶文学有所关注,但对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却寥寥无几,其原因有待研究。而目前仅有的大陆和台湾的两个译本由于时代、选题等多种原因,风格迥然不同,在文体和文本的视觉角度传达上也有可比较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我国对于叶芝的译介已有近百年。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叶芝的译介有着不同的重点,叶芝也先后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民族主义的斗士、现代主义的旗手、全面性作家。不同时期对于叶芝译介的不同选择是译介者在译介过程中主体文化过滤的结果,这对于新文学文化身份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与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四十年来对冯内古特的译介和研究情况,揭示了国内冯内古特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贾平凹作品"走出去"对促进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贾平凹作品的译介,政府要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翻译家通力合作,并做好译本的发行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译介及研究深受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梳理其在国内的译介及研究状况,探讨影响译介的成因、译介与文学批评的互动关系以及推动翻译作品接受与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最丰产的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作品赢得了世界声誉。文章从最初的译介、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特征四个方面介绍了多丽丝.莱辛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启明 《文教资料》2008,(13):22-24
本文以历史的视角,概述了<哈姆雷特>在中国的译介过程.简略回顾了我国学者的历年研究成绩,指出了研究<哈姆雷特>的不足,提出了应重视研究<哈姆雷特>体现出的用诗歌艺术为舞台艺术增色这个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纳博科夫作品从1981年正式传播进中国至今已三十多年,80年代体现为尝试性的译介与研究;90年代在翻译与研究方面都有姿态明确地推进,但也出现了不少讹误与偏差。进入新世纪后,翻译上日益正规化、全面化,研究上则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他们一方面对前期纳博科夫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清理,一方面又建设性地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纳博科夫研究开拓了新疆土。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对话理论研究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的俄语学者在引进和吸收俄罗斯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俄语对话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根据研究资料,大致把我国的俄语对话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国外理论的译介阶段;二是国内研究的发展阶段。如今,我国的俄语对话研究正向多层面、宽领域、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短篇小说《老妇和猫》中,描写一位性格奇特的、有着吉普赛血统的老妇女赫蒂为了照顾她捡一只野猫蒂贝三次偷偷地搬家的故事,揭露了现代社会人的冷漠和自私,批判了社会对才老年人的不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