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高新区学校,有个非常活跃的红领巾小社团,名叫多元芳华传媒集团。聪明活泼又多才多艺的社团成员们,参与了《少先队小干部》杂志承办的全国少先队祖国发展我成长·寻访新变化红领巾小课题征集活动,小社团成员们团结协作,运用各种手段,寻访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几十年来的演变过程,了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可见可闻的改善,收获很多。  相似文献   

2.
<正>对《祝福》的课堂教学,笔者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文中“我”的角度出发,利用“三重提问法”,通过反复阅读品味,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知,进行开放式交流,总结出本文的深刻主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直面鲁迅的心灵,真正走进作品。一、问题呈现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校园,有一口铁制的老钟悬挂在梧桐树上,一直无人问津。如今,上课下课都是采用音乐铃声提醒,这口老钟还能有什么作用呢?有一天,队员们围着这个老钟好奇地打量着,之后,引发了一个关于寻访老钟的故事活动。我们带领队员们了解老钟的来历,寻找从老钟到电子铃声再到音乐铃声的变  相似文献   

4.
碑帖在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其繁杂精深并不适合中小学生普及学习。但中小学生可以在书本、校园、名胜古迹的寻碑访帖中亲近传统,亲近国学,于拓碑体验、经典临摹的浸濡学习中打好根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和"美国梦"虽同为梦,但却在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实现途径等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以《中国合伙人》和《当幸福来敲门》两部电影为例,对比剖析"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文化内涵,找出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同时汲取"美国梦"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更好地践行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与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优势出发,结合《寻访小动物》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实例,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方法,最后详述了《寻访小动物》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左传》是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一部文献,书中真实地呈现了春秋时期物质与精神文化风貌。立足于《左传》,通过对书中提及次数最多的玉器"璧"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璧"的易物、请降、命名、祭祀、示好、送别、赐臣、献君、明理等功能,还可以充分认识到"璧"具有神灵、财富、身份地位、祈福等特殊的文化寓意。总而言之,《左传》中"璧"的用例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璧"的多重功能与文化内涵,显示了春秋时期人们用"璧"观念的时代特点,亦使我们了解了"璧"在春秋时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因此,自问世以来的两百多年间研究者前庚后绩,代不乏人。可是,迄今为止无论其命意还是结构,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近见到绵阳市一中高二学生马经义的《<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一文,颇有感触,于是重读《红楼梦》,有一些新的领悟,谨将鄙见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文化游记散文文化内涵丰厚,感情深厚,文化思考深刻。通过教学《都江堰》,分析三个教学板块,总结阅读这类散文的一般方法,即要抓住行文线索,理解文本内容;把握键句段,体会深刻内涵;品味对象特征,探究精神实质;树综合意识,把握情感主旨。通过把握文化游记散文的形和神,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理解作者对文化现象和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怎样把家乡宜兴在党的领导下的历史变迁告诉新一代少年儿童,让他们懂得是家乡父老乡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团市委一班人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思考着团带队的工作使命,群策群力地探索怎样用创新的方法团结、教育、引领宜兴的8万名少先队员。  相似文献   

11.
《七颗钻石》(人教版三下)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语言简洁,情节曲折离奇,有着很深的道德内涵,寄托着作者所追求的完美道德理想,即对世间万物都要报以博大无私的爱,让"善"的光辉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普照人间。那么,托尔斯泰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呢?要如何"透视"这篇童话的意义呢?本文从文体特点、内容情节、文化意象和作者背景四个方面简析《七颗钻石》的思想内涵。在童话所建构的幻想世界  相似文献   

12.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安·斯坦雷的作品,原名《卖火柴的小男孩》。作者用了第一人称,以“我”的言行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这样不仅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而且文中“我”的心理活动更有力地烘托出了小珊迪诚实、善良品质的可贵。具体说来,“我”的心理活动经过了厌烦、同情、感动、赞扬几个阶段。故事开始,当“我”和同事站在旅馆门前,小珊迪过来卖火柴时,“我”和同事都显得厌烦,表现在同事极快表态“不,我们不需要”。当小珊迪再请求时,我  相似文献   

13.
七一前夕,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前,周恩来红军小学的10名红军娃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访了党的老英模——99岁老红军唐建能,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6月13日下午,10名红军娃寻访团成员来到了淮安市军区干休所寻访唐建能老红军。老人虽然99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他非常高兴地接待了这群总理家乡的红军娃。淮安市优秀少先队员代表王砚冰给唐爷爷戴上了红领巾。孩子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向唐爷爷询问长征中的有关故事。老人深情地回忆了过金沙江和雪山草地时的件件往事。过金沙江时,没有桥、船,大部  相似文献   

14.
<正>鲁迅先生的《祝福》采用第一人称以旁观者身份叙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可从全文来看,选择"我"来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似乎在逻辑上有些不合理。"我"与祥林嫂非亲非故,除了她去世前与她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祥林嫂留给"我"的仅是"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祥林嫂的故事中也没有只言片语对于"我"的描述。但奇怪的是,"我"却是近乎槁枯的祥林嫂等待了五年,在其临死前唯一想见的人!从逻辑上讲,这无论如何都让人匪夷所思,鲁迅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罗伯特·泰斯特的散文《记住我》短小而凝重,文中表现的崇高境界——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帮助别人的新的开始,对“爱”和“死”做了深刻的诠释。读着这样优美感人的散文,犹如大暑天喝了一杯冰茶,顿感凉爽惬意。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记》本为应约之作,却寓以规劝之意;虽为人作记,却重在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7.
茹志鹃《百合花》塑造了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旨,从心灵、语言、行为、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分析,可以深度解读小说,获得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现代小说理论认为技巧形式是小说的本体,没有技巧就没有小说.小说解读也要注重小说的技巧形式,找出这一篇小说独特的形式从而进入小说内部.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分析叙述者及叙述视角选择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研究了鲁迅小说的一个结构性因素: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是五四小说的一个经典叙述方式.但是只有鲁迅最大限度地发掘它的叙述潜力。在他的小说中,作为叙述者的“我”在不同的文本和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通过设置不可靠的叙述者,鲁迅把叙述变成一种疑问;通过并置两位等值的叙述者,鲁迅发展出一种丰富的简洁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20.
从《世说新语》中有关魏晋士人围棋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围棋经历了一个从社会的道德教化工具发展演变成为个人才能和人格的展现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转变,才会使围棋成为代表个人文化精神修养的形式,跻身于“琴棋书画”四大修养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