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特采用2020年云南12个少数民族19-21岁大学生体质状况与2020年云南19-21岁汉族大学生及2019年全国汉族19-21岁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对2020年与2016年云南12个少数民族19-21岁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身高、体重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BMI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与云南汉族大学生、全国汉族大学生相比,呈现出偏瘦的特点;身体机能水平呈缓慢的增长趋势,但均低于云南汉族大学生与全国汉族大学生的水平;身体素质呈不平衡的发展特征,且总体低于云南汉族大学生而又高于全国汉族大学生的水平。针对学生体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以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了解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方法:采用SCL—90对2891名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分别与全国青年常模和汉族大学生比较。结果: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比较,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四项中低于常模,但在抑郁、强迫、精神病性和恐怖四项中高于常模,差异性非常显著;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汉族学生好,但抑郁一项却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性非常显著;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此外,男女学生之间还存在着性别差异。结论: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并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楚雄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在身体形态方面不及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优于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畲族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畲汉两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质差异,随机选取丽水学院在校畲族女大学生204人和汉族女大学生136人进行体质测试,结果表明:畲族女大学生的舒张压比汉族女大学生高,其肺活量、肺活量体质量指数明显比汉族女大学生大。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省7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民族差异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态度、诚信意识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是一致的;但在人际信任、学习态度、心理压力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有着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先从对体质一词的含义与界定入手,通过学术界对于体质的不同解释与争论,来找寻它们的异同点与最基础的共性来做理论依据.通过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选定与项目测试数据,来分析统计和预测赤峰市高校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并与全国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均值做比对.通过比对做出测试实验结果分析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程晓堂等人于2002年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对盐城工学院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些差异呈现显著性特征。结合调查数据,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针对性英语学习策略改进训练,以期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许多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将考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生涯发展理论视角提出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许多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将考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生涯发展理论视角提出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莉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4):68-69,1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与汉族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全文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出发,探讨了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竞争能力的意义和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整体体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速度.文章对医学类职业学校学生体能指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探讨,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通过对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体能测试进行数据分析,存在体能指标普遍下降的趋势.对此结果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做计划,并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身塑形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血脂、体质指数及心理的影响.探讨维护超重肥胖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配对随机化的方法,将86名超重肥胖大学生自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开始,所有实验参加者均进行血脂检测,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采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出评定,然后,实验组实施健身塑形运动处方,对照组按原锻炼习惯锻炼,16周后实验结束.在同等奈件下复测血脂、体重、身高,再次问卷调查并评定.结果:对照组实验前后血脂、BMI、及SCL-90各因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实验前后及实验后与对照组组间对照血脂、BMI有明显差异(P〈0.05 P〈0.01).SCL-90问卷调查评定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3个因子上差异明显(P〈0.05),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非常明显(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照: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焦虑4因子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超重肥胖大学生实施健身塑形运动处方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赣南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南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分析学生体质现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总体体质较差,处于及格水平.建议尽快恢复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多开设体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以保证大学生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熊英  赵珊 《高教论坛》2011,(8):65-67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机制的新思路,并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从而大幅度提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力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形体课作为美育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艺术教育的课程。经研究适合文史、理工各类专业学习的艺术类课程。在高等院校普及开设形体课,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质情况现状,找出和发现成都师范学院学生体质与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明晰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提高高校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规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过程,使得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有效开展、健康发展,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教学型大学在学生的素质发展特色上有多种多样的探索,前景十分广阔,潜力非常巨大。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价值,拟从责任感和道德感、创新探究能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人格、体魄健全的几个角度探讨教学型大学发展学生素质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在体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膳食是否科学合理、营养,摄入是否充足、均衡,对其一生的健康及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就当前大学生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开展健康教育、高校对食堂监管及大学生自我改变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等的调查,以及对学生体质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教学成效,适合本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