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语学习》2010,(10):2-3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即10月31日夜晚。是孩子们尽情玩乐的好时光。夜幕刚一降临,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跑出去玩“(要捣蛋还是要款待)”的游戏。他们有的披上漆黑的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  相似文献   

2.
11月1日是万圣节(H allowm as),它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指10月31日),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就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有的披上黑色的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他们挨家挨户要糖果,嘴里说着“Trick or Treat”(G ive m e som ething nice,or I蒺ll play a trick on you.不招待就捣乱。)的恐吓话语,年轻人更是举办舞会助兴。据说,在新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10月31日,鬼魂会现身阳世,寻找替身以获新生。为了摆脱鬼魂的纠缠,万圣节这天晚上人们会把家里…  相似文献   

3.
谐趣网文     
不吐槽 就捣蛋 万圣节,西方国家传统节日。万圣节的习俗是“不请吃就捣乱”,于是,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讨糖吃。中国人过万圣节.更多的是在微博上“捣乱”.  相似文献   

4.
本将人生的欲望比作罂粟.确实别出心裁而又恰如其分。罂粟堪称一种“魔花”,其艳无比,其香惑人.有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人的欲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如中所说,“欲望是人生无法走出的怪圈”“因为欲望的扩张,贪污、盗窃屡见不鲜”。二的另一个相同之处是.罂粟的产儿——鸦片对世人危害无穷.而欲望的贪婪往往使人丧失理性而堕落.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里有则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故事里有句孩子们百说不厌的魔语:“芝麻,开门吧!”顷刻间,石门訇然中开;无尽的宝藏尽在眼前。如果人生也有这样一句魔语,该是多么的幸运啊。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二实验幼儿园就一直在为孩子们打造这神奇的“魔语”,让他们用它去开启人生的胜利之门。“魔语”一:“我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在一些人眼里,3~5岁的孩子往往就是个小生物,给他吃,哄他玩,或者是块橡皮泥,随大人的意愿被捏来揉去。课堂上,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知道了”、“我懂了”,有谁在鼓励孩子说“我觉…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国家(in western countries),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叫“Halloween”的节日,辞典(dictionary)解释为“The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traditional)节日(festival)。万圣节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  相似文献   

7.
万圣节     
王丽 《中学生英语》2010,(10):10-11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西方的“鬼节”吗?你们知道西方人的鬼节是哪一天吗?西方的小朋友们都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呢?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在中国的很多杂志、报纸和网络媒体上,一个西方的小故事有着很高的被引用率:一个骑士掉落悬崖,危急之中抓住一根小树枝,但下有怪物上有猛兽,还有老鼠在啃食他的小树枝,毫无办法之际他看见旁边有个小蜂巢,居然开始大啖蜂蜜,及时享受人生……西方人欣赏他命在旦夕时还有着闲情和镇定的胸怀,赞赏这种贵族气的、随性的人生观,我们也总是用这个故事来质疑急匆匆的、“功利”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在别人眼里,今年46岁的张文栋早已是功成名就了:34岁评为教授,36岁聘为博导,38岁走上校长岗位。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似乎都是身边的同龄人无法企及的。而这一切,在张文栋本人看来,都只是他人生征途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在他的人生词典里,似乎永远没有“满足”二字,有的只是“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字眼.追求幸福是人们天生的志向。也是天经地义的生命欲望。英国社会改革家欧文阐述他的“新社会观”时指出:“人生来就具有谋求幸福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他一切行为的基本原因,是终身都有的。”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人生的意义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是人生终极目标和终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1,(1):24-24
虽然上一个万圣节刚刚过去,但是说到party,怎么能少了最有趣味的万圣节pady呢?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的万圣节是怎样一个热闹法。小朋友们在万圣节扮鬼要糖,可真是玩得开心,吃得尽兴呢一下一个万圣节,不妨也让孩子们来个热闹的轰趴!  相似文献   

12.
玩家攻略     
《当代职校生》2005,(7):48-49
在成功推出《青蛇》后,斯普软件又在今年五一期间推出《青蛇Ⅱ》。《青蛇Ⅱ》从“青蛇前传”开始,在过一段情节中玩家可以充分享受白手起家的艰辛和成就感。游戏的主角“小青”的结局有十几种之多:成为医仙、毒仙、女神、蛇妖、江南第一美女等等,小青是成仙或是成魔,就要看玩家的努力了。  相似文献   

13.
子敏 《甘肃教育》2014,(22):18-18
据《沈阳晚报》报道,“为了帮3岁的儿子做南瓜灯,我都逛3个市场了,可不是南瓜卖没了,就是剩下的形儿不正,菜贩说长得好看点儿的,早就被人挑走了,都是为了做南瓜灯”。10月29日,市民孙先生说。在西方“万圣节”临近前,沈城不少家长都接到了幼儿园布置的“扮鬼”任务,不仅要去采购各种万圣节装备,还要动手制作南瓜灯。有的家长甚至为穿什么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万圣节游行纠结了好几天。 当前,部分幼儿园、小学动辄为一些西方节日大动干戈。给家长布置活动任务,给孩子设计活动道具,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但是,形式化的过洋节到底给孩子、给学校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Halloween)。公元835年,罗马天主教将11月1日定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All Hallows Day/Hallowmas),以纪念所有的圣徒和殉道者。而它的前夕则被称为“The Eve of All Saint's Day”,“The Eve of All Hallows,”“All-Hallow Eve”或“Hallowe'en”,最后演变成今天的“Halloween”(万圣节前夕),即西方人通常庆祝的万圣节。  相似文献   

15.
平白君引丰子恺先生《车厢社会》中语,说人生好比乘车,很是贴切: 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 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 上了车纷争座位,下了车各自回家。 在车厢中留心保管你的车票, 下车时把车票原物还他。 丰文写于1935年,一花甲有余了。但我相信再过一花甲,世事也仍然如是。 这是说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大车厢上了,果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车厢。这是以宇航员的眼光看地球的。 我从中国古人说的“人生如寄”,把人生天地之间,想象为住店。其实也近似李白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而李白也是居高鸟瞰的,我却还是站在地面上,且如小农经济的眼界,看各样人的人生之不同,只不过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所住的店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6.
“扬长避短”是被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较之“扬长补短”明显存在着自己的“短”处。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生最初级阶段的教育,幼儿各方面的定式还没形成。一个“避”字,往往在无意间,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的孩子能歌善舞却不守纪律;有的孩子守纪律但不愿同小朋友交往;有的孩子美术好而计算能力较差,等等。假如我们只是简单地采用“扬长避短”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利用孩子的“长”处,而回避其“短”处,那么,孩子的“短”处就不会得…  相似文献   

17.
存学校教育中,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无论从法规还是师德良心上来讲,决不允许存在“选择”“淘汰”和“拒绝”学生的不道德现象.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况且理论和实施同时表明:“人的后天发展有讲究先天的成分,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总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有的人发展较快,而有的人则后发先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众生平等”的教育原则和学生观念.  相似文献   

18.
所谓智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说:“辨析判断、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是汉语言学家.对“智慧”这个词语的外延和内涵没有做专门的研究,不敢妄下定义,但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分明地感觉到智慧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能意会得到的。它是一个闪动着生命光芒的美妙词语.是无限创造与力量的象征。所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智慧,即使是像霍金这样高度残疾的人。智慧也没有离他而去.相反,智慧在他身上发出了更为耀眼的奇光异彩.他的人生也就熠熠生辉.因此我要说的是:生活中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精彩!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个说法,即我们只使用了脑的10%,我们还有90%的脑潜能等待开发。如1956年媒体对《你的头脑的神奇能量》一书所做的广告:“去发现隐藏在你脑中的占9/10的尚未被开垦的资源,由此你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和人生快乐.你能从一个漂洗工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又如另一则广告:“据说我们仅仅使用了10%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20.
庄学培 《师道》2011,(10):19-21
一、语文课堂:矛盾的课堂 教书十八载,走进班级,面对学生依旧有战战兢兢之感——怕说错话,怕教错题,怕自己的“半斤八两”捉襟见肘,怕座下有的“不吃”有的“过饱”……从周一到周五.从白昼到黄昏.一个人在讲台上极少缺席.日日享受着众生的愉悦喧哗和热闹捧场,也苦恼于自己的顽固不化和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