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的服务域,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学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资源和实践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党中央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产教融合实施情况和本人实际工作经历,分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运行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内容,梳理了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师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但实施的程度和效果一直不令人满意。作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近三年的专业建设中,认识到建立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的机制与制度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机制与制度建设应立足于"组织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教学运行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七个方面。在具体的机制与制度建设过程中,这几个方面要进行通盘考虑,需要强调的是,它们之间不是各为一体、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互相融合,共同服务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双元培养"办学,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华好学院为对象,对校企"双元培养"内涵、"双师型"师资建设、校企师资融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学院"四方三层、一园八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以服务常州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为目标,联合组建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合作委员会,创新"四合作三层次四建设五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体制;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优化师资结构,组织实施六大培养工程,打造"专家领衔、德技双馨"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密切校企合作,促进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本文从学生顶岗实习、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服务社会等五个方面对校企合作方案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校企合作的具体案例,说明了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示范校建设以来,学院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两个提升"。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示范校建设以来,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模式、修订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条件、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质保体系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双园融合"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它是以专业建设为前提,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资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调研,本文从学院角度对比分析"校中厂"与"厂中校"合作方式的成本效益,提出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在总结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构建"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机制,建设符合区域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现有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经验,重点介绍了"厂中校"、"校中厂"和"教学工厂"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并从校企合作利益和政府介入下的"校企"合作政策两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7):152-154
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融合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学院与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成立了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混编教师+企业工程师+企业认证讲师的教学团队,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双证融通、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对行为学院、企业冠名班、政校企联盟、人才培养理事会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教师培养、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双元育人面临"新商业"转型升级凸显专业建设滞后,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群发展脱节,专业教学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等现实困境,需通过"六参与"巩固校企合作机制,"四衔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五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五对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背景下,深圳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双制"办学模式,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以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中心、冠名班、技师工作站等形式,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岗课证"三个环节抓起,并通过"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加快课程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快职业岗位建设;多方面努力,加快双证书制度建设"等方式,确保"岗课证"三个环节具体措施的落实,从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提升校内生产/仿真性实训设施、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厂中校"式的校外合作基地和延伸"校中厂"校企合作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专业+设施+岗位"的高职环境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专业建设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软件技术专业校企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一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校企合作的落实不是喊一句口号、做一个形式上的总结,而应该体现在院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方法和效果上.文章介绍了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软件专业教学改革、企业合作的过程以及校企融合的具体实践,借以引发同仁们对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互相借鉴,为合作企业输送更多有的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实施分层评价,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在研究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构建项目评价、专业校企合作评价、二级学院校企合作评价等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思路,设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和校企合作项目剖析表的校合作评价指标。有效的校企合作评价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