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学名师专业持续成长要求教学名师实现"二次成长",通过深化对教学名师的认知更好地分析其"二次成长",可以推动教学名师队伍建设。采用质性研究法剖析某重点学校教学名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二次成长"困境及其解决策略,并将其行为背后的"二次成长"与教育生活进行了联系。重点归纳一名教学名师突破"二次成长"困境的策略,即自我统整、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研究发现,教学名师的"二次成长"与其教育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的内核和品牌,是名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重要特征。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也是名师的"个人理论",同时也是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学主张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其中,教学主张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和内涵界定、理论基础和依据阐述、具体观点和内容展开。教学主张的实践研究内容包括: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教学主张的教学化研究,教学主张的人格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材.教法》2017,(9):115-121
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教育研究,是对其丰富实践经验的不断统整和升华,对于重申自身的教学主张,在行动研究中建构有张力和发展空间的教学模式,以及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凸显教学学术的意义空间有独特的行动价值。从"发掘教育知识"到"达成教育理解",从"熟谙教育技术"到"生成教育智慧",从"皈依教育理论"到"构成教育生活",成为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研究的行动方向。通过叙事表达深刻化开展现象解读、通过零散信息系统化进行经验反思、通过个性思考核心化达致思想生成是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研究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4.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质,每位名师成功的背后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新的一年,编辑部将“名师讲坛”栏目扩容,通过名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事迹,让读者不仅了解他们的教学成就,更能走进名师的工作和生活,触摸名师的人生,与名师进行心灵的会晤,从而全方位解读名师。第一期,我们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汪云介绍她的成长经历,呈现她在课堂上的教学细节。希望教师们能通过该栏目,反复咀嚼、品味名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思想的精髓,从而审视自己的教学,正确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和规划,并逐渐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朝名师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珠三角地区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的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质性访谈研究。通过质的类属分析得出,教学名师在工作、思考、人际和休闲中都能找到人生的乐趣,感受到愉悦和快乐。研究得出两点结论:教学名师在工作生活中享有众多"心流"体验、名师平衡工作与生活能力强。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培养思考习惯,深入思维之乐;热爱教师职业,投入工作之乐;和谐自我他我,融入人际之乐;懂得娱乐怡情,醉入休闲之乐四条建议,供广大青年教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那些花儿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12,(26):62-63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手捧《名师的教学主张》,读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对冰心的这句话感悟更深。《名师的教学主张》(上、下)是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苏派教育"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47位苏派名师的教学主张。其中,有18位数学名师,他们中只有4位是我未曾  相似文献   

7.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质,每位名师成功的背后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新的一年,编辑部将名师讲坛栏目扩容,通过名师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事迹,让读者不仅了解他们的教学成就,更能走进名师的工作和生活,触摸名师的人生,与名师进行心灵的会晤,从而全方位解读名师。第一期,我们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汪云介绍她的成长经历,呈现她在课堂上的教学细节。希望教师们能通过该栏目,反复咀嚼、品味名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思想的精髓,从而审视自己的教学,正确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和规划,并逐渐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朝名师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相似文献   

8.
促进教学名师"二次成长",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教学名师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必经之路。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抽样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教学名师"二次成长"处在新的困境之中:成长资源欠缺、成长环境支撑不足、成长态度消极。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以突破名师"二次成长"困境:打破个人成长瓶颈,探求"二次成长"发展资源;重视名师共同体建设,创设"二次成长"发展环境;推进名师成长制度建设,激发"二次成长"热情。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3,(19):16
悦读之前:一听到玉米,有人就会想到"李宇春的‘粉丝’"上面去了。没错,她的"粉丝团"就叫"玉米"。这里,"玉"谐"宇",然后用一种食物来指代,显得亲切可爱。但咱们要说的这个玉米,并不是什么"粉丝",它就是我们平常拿在手里啃得津津有味的一种食物。我想跟你们分享的是,它名字的来历。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的内核和品牌,是名师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它体现出教师"教学自觉"的程度,同时也是衡量其教学风格、教学流派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教学思想是名师的第一素养。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考"才能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学信念(教学信仰、教学信条)。教学主张是名师的"个人理论"。特级教师们在高原  相似文献   

11.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老字号",私塾建筑空间、教育价值丰富,私塾教育产品、科学价值广泛。私塾名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绝活"——语言技能、教学技能和书写技能都已失传。名师教学技能的失传,表明名师教学"绝活"具有难以传承的个体性,名师很难复制名师,增加了名师队伍建设的难度。要破解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难题,必须保护名师的教学遗产,承继名师的教学技能,修炼名师的教学"绝活"。  相似文献   

12.
发现世界的眼睛:探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叫她Flon,也可以称呼她"强",因为她的名字叫强雅贞。19岁时,她没想太多,就去东京"流浪",这一去,竟然爱上了那里的精致生活——每天骑  相似文献   

13.
<正>策划人语说到"名师",我们立刻会想到和其相关的两个字——"前沿",学科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设计等往往代表着该学科领域的前沿思想。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研究名师的教学能少走很多弯路。名师的教育理念是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逐步形成的,每位名师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探讨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我们从  相似文献   

14.
正吴炜旻(以下简称"吴"):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很多在教育领域颇有成就的大家也非常重视,譬如叶澜就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虽然她说的只是一种可能,但由此也可见其对于教学反思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反思是黄昏后才起飞的猫头鹰",来自黑格尔的哲言,揭示了反思的生命价值和力量。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行为和现象的理性解剖和思考,也是一个生命活性的探索历程,更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诚如叶澜教授所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伴随着教师自我成长和学生快乐成长的体验,是荆棘和鲜花相伴的探索之旅,也是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素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用来解释、说明、印证教学内容。它不仅能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感悟中收获成长。笔者执教了一堂公开课"我们的姓名和荣誉",现以此为例,谈几点体会。[教学片段回放]起个好名字: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并取名"琪彦",希望她德才兼备,如美玉一般。学生交流:你的名字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时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打造"名师工程"的响亮口号。为使工程得以具体落实,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为一些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还把工程的具体任务"承包"给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着意打造名师工程,其出发点是好的,教师确实需要培养,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也确实需要一批名师来带动。但遗憾的是,一些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名师的"加工厂",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了扩大区域教育的知名度,增强区域教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直在关注《历史教学》组织的"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的专题讨论,不少知名历史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见仁见智地发表了烛见,给笔者以极大启发。实际上,好课标准实在是个开放而多元的命题。去年十月,笔者曾有机会担任某县高中名师教学展示活动的学术点评人,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对刚下课的5位不同学科的名师提出同一个问题:"请用3个关键词说出你心中的好课标准",他们的回答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曹云 《教育革新》2007,(11):17-17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学记》中也有:"学后知不足,教后然知困也。"可见,写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阳光的园丁     
名师档案:杨志芳,南昌市洪都小学语文教师,任教十多年,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友班主任工作,并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曾有多篇教学论文、随笔、教案设计获省、市、区的奖励。她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一样多。自己能与学生在课堂上一道幸福成长,是她教育生涯中最大的快乐与心愿。名师心语:学校是大海,孩子是鱼,大海里有了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