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23日是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这天,在向学生简单介绍过"霜降"后,我和孩子们的晨诵选择了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我领着学生一遍一遍轻吟浅唱,想象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披一身清霜,在田野上徘徊,见"月明荞麦花如雪",忘情地赞叹。  相似文献   

2.
李正兵 《高中生》2008,(16):54-54
1.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有人评价此诗"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相似文献   

3.
<村夜>诗:"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据<礼记·月令>上说:"季秋之月……霜始降……草木黄落……蜇虫成伏."意思是说农历九月份的时候,邻近地面的水汽开始凝结成霜,草木的叶子变黄纷纷落下,冬眠的虫子开始钻入地下洞穴中冬眠.据此分析,我认为其存在的问题有二,并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1.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本诗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的_______________,“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2)本诗所描写的农村风景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行舟李益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1)前两句描写行舟之景,表面上描写了一幅_____…  相似文献   

5.
<正>1.读中想象,品味诗歌形象。诗歌鉴赏需要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功效,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读出诗歌意境,品味作品形象。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白居易《村夜》时,对其中的"霜草苍苍虫切切"一句,可以反复读,读"苍苍",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想象霜草苍苍、草色茫茫的情景,秋色浓重的意味就读出来了;读"虫切切",可以在读中想象秋夜里耳畔传来的虫鸣声,秋夜寂静的意味也就读出  相似文献   

6.
下了一夜的小雨,早晨,小白兔推开家门。门前是一大片绿色,那是一大片穿起绿衣裳的小草。昨天还穿着灰衣裳的小草,今天却穿起了绿衣裳。  相似文献   

7.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 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 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 家。 从晚唐五代以来,文人们受"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的局限,总是把词当作"诗余"去抒发男女相思、风花雪月的绮靡之情。北  相似文献   

8.
冬天的回忆     
喜艳阳高照,悦风和日丽;看丝丝杨柳,又孕新绿;听鸟儿欢啼,呼朋共聚;小草好奇,探头催春,给我生机;娇花切切,温室吐蕊;梅送清香,报知最后的寒意。春风与冬婆商议:我带走您的凛冽,唤醒大地;还小草新衣,给百花温情。让人间花花绿绿,让人们:朝看滴滴雨露,夜听蛙鸣惬意,徜徉花间柳丛,  相似文献   

9.
冬青花开
  风贴着草尖儿说着情话,一夜吹开了戈壁滩的鲜花,太阳没有起床,醉了!酒是那金缕玉衣之冬青花,透夜清香……
  冬青花开黄腾腾,苍茫戈壁金灿灿,三十八万亩,蔚为壮观。大漠花海美名远,驱车穿行花海间。  相似文献   

10.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这个诗的国度里,歌咏春天的诗篇可谓多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春郊草木明,秀色如手揽","雾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陆游)……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旋律唱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如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春之声,令人陶醉、令人赞叹、也令人深思:为什么人们司空见惯的春天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就显得千姿百态,格外动人。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 ,歌咏春天的诗篇可谓多矣。你看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 ,“春郊草木明 ,秀色如可揽”(张耒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总是从不同的角度 ,按照不同的旋律 ,唱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如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春之声 ,令人陶醉 ,令人赞叹 ,也令人深思 :为什么人们司空见惯的春天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就显得千姿百态 ,格外动人 ?(一 )碧玉妆成…  相似文献   

13.
数量词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少有人注意它的修辞作用。翻阅古今诗词,不难发现,对数量词精心锤炼,可达到妙笔生花的修辞效果。如佚名的《绝句》: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全诗仅20个字,诗人巧妙地用从1到10的数词,即用了二分之一的数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11)
《琵琶行(并序)》历来为高中课本之保留篇目,其中第二自然段直接描写音乐的部分令人拍案叫绝!对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相似文献   

15.
【原诗】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①悠悠野兴②长。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④叶落胭脂色,荞麦⑤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⑥似吾乡。  相似文献   

16.
冬日话帽     
西北风鬼哭狼嚎般地刮了一夜.气温骤然降至零下。早起,照例捧一本古籍到阳台晨读.偶见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中一下子多出了许多的帽子。一顶顶各式各样,五光十色.花一样地在街上浮动.给原本肃然单调的冬日平添了不少亮丽。  相似文献   

17.
篮篮的天呀,流云像白篷。清清的水呀,鱼儿像.),船。鲜鲜的花呀,朔鳔像花伞。高高的树呀,鸟儿像舍唱团。亮亮的夜呀,彩灯像花瓣。高高的楼呀,若草像绿毯。胡朗的笑呀,笑声飞九天。甜甜的曲儿呀, 人人像歌仙。-)·匹类如画呀,皲在画里边。-)·区薯钿画呀,皲在画呈边。 小区美如画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元丰元年任徐州知州时,天值大旱,作为地方官,照例要向天求雨,雨后则要谢雨。在往徐州城外石潭谢雨途中,苏轼写下了五首《浣溪沙》,课文选录的即是其中一首。词的上片三句三景,全是行人一路见闻。第一句,写枣花,点出了季节,句法结构亦颇有特色。以“簌簌”二字状落花,神态毕现;方闻“簌簌”之声,衣巾上就蒙花一层,抬头一望,原是枣花散落。作者用特殊的词序安排写出了自己微妙的心理过程。第二句仍写所闻。枣花之落在旧历五月,此时也正是江淮一带缫丝的季节,辘辘缫丝声响遍了村南村北,第三句是夏日午时习见之景:村头柳  相似文献   

19.
夜如黑狱,我伫立旷野,四顾空空,无数种声音同时响起,草长花开,万物生发,四季无声流转。一些人在远处走动,一些生灵在角落里私语,一些熟悉的面孔潮水般涌来又潮水般退去,一个声音在笑,一个声音在哭,一个声音忽远忽近地问:你好吗?你好吗?你好吗?……  相似文献   

20.
一抹阳光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我成为一名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课,面对的是一班年龄和我差不多大的电大学生。“起立!”随着这声音,齐刷刷站起了全班人。他们像墙、像树、像山一样站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软弱和无助。“老—师—好!”几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