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有 《考试周刊》2014,(69):158-159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党和政府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报必须始终把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发挥校报的正能量,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改进工作,把校报在校园中的作用发挥好。本文站在校报角度,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校园共识;坚持"三贴近",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和提升校报的文化品位,彰显民族特色;借助新媒体优势,与时俱进,让校报旧貌换新颜四个方面阐述校报如何成为校园"正能量"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在其百年发展史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迹,在实现舆论导向、宣传教育、新闻传播等功能的同时也塑造着师生们对大学整体价值的认同。校报的文化属性丰富而深刻。在新的历史时期,校报要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时刻保持文化自觉,承担起传承创新、以文化人、激励引导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高职校报如何找准自身定位,体现高职文化的特色,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最大化是校报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高职校园舆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高职校报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将"文化育人"理念植入高职校报编辑;突出办报特色,加强文化品牌版块的建设;创新版式与内容,提升文化的感染力;借势新媒体,实现校报文化的全覆盖,从而达到高职校报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发挥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确保高校校报坚持政治家办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青年大学生成为校报主角;要依托互联网优势,坚持融媒体发展;娶创新报道内容,铸造文化精品滋养人心,使高校校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他。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自醒四种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推进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校报作为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创建和传承大学文化精神的作用。要通过加强评论、深度报道、设置文化专栏、培养学生记者等途径,把校报办成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断传递正能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办报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2012,(4):42-4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作为保存、传承、弘扬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关键阵地,有责任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  相似文献   

9.
"蝴蝶效应"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微杜渐,为实现高效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大众传媒和校园多元化媒体的冲击,对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高职院校校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校园舆论主要传播载体,高职院校校报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办报质量,以时代需求、读者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需求为宗旨,通过注重受众意识、打造文化品牌专栏、重视深度报道、创新校报内容与版面形式、加强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等有效途径,巩固校报主导地位,体现高职文化特点,提高校报文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河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厘清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传承黄河文化,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挥黄河文化精神引领作用;赋予黄河文化创新发展生命力。目前,黄河文化精神传承面临传播性较差、系统性不强、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应从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探索黄河文化精神传承的具体路径,真正构建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体化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黄河文化精神的永续传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把教育功能的发挥与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发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建立一种互动机制,在高等教育功能发挥中注入文化的新鲜血液,在育人的过程中,传播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同样,在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中要紧紧依靠高等教育本身,在积极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功能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内在统一,不断健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机制建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教育价值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在育人层面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树立文化发展新理念,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形成有效文化传承体系;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建设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时代,提高校报的质量和水平,使高校的品牌得到提升,高校的声誉得到传播,为构建社会主义"三型校园"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是校报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而校报编辑素质的提高是校报上层次,上水平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在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本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是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应当发挥自身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通过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培养本土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挥文化示范与辐射功能,多层面地推动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青年应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等路径,可有效增进"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承创新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之外的高校第四大功能。世界一流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关键,是要将自身建设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人类进步文化的窗口,孕育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国内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倡导"人文日新",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在文化传承创新领域取得世界一流成绩。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台,应当发挥自身文化职能,主动服务于区域文化建设。地方大学可以通过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培养区域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发挥文化创造功能,开展区域文化研究与交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示范与辐射功能,多层面地推动区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体现,也是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元化、不良网络信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各种因素,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造成冲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高校应当从文化传承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把网络媒体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6,(1):27-30
"华佗五禽戏"属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气功项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在"华佗五禽戏"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度不强,保护与扶持力度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在实际中,传承发展"华佗五禽戏",必须合理定位,做好宣传,使其文化传承和商业功能有机结合;培养代表性的传承人;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发掘华佗五禽戏的"新潮"元素;同时注重发挥"学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