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新媒体的论述颇多。媒体的“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在每一种新的传播手段产生时,总会对已有手段产生冲  相似文献   

2.
赵艺 《大观周刊》2012,(8):154-155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沟通的需要,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交际中必不可少,并且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也被广泛使用。网络语言的流行造成了网络新文字的产生、词汇的更新、词义的改变及读音的变异,本文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网络语言为汉语字、词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蝴蝶效应"的起源和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进而提出了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下的危机管理对策,希望能够为规范新媒体运行秩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形式更为丰富、多元,大批“可视化”新闻的出现尤其引人注目。其中,手绘因其独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题材的新媒体报道中。文章以各类手绘新媒体产品为例,分析了手绘的应用领域、自身特性及其如何助力新媒体传播,并就手绘新媒体产品生产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建文 《当代传播》2007,(2):111-111
新媒体需要高素质的“新记者”和“新编辑”,而“什么样的媒体人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把关人’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新媒体人”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而且由这种传播技术创新而催生出来的新媒体,正在推动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新媒体出现时间还较短,虽然占据了技术上的优势,但并无"强势"可言。传统媒体广播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新媒体传播"蝴蝶效应"是指突发事件传播效率与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达到世人皆知的程度,如"王××和马×离婚事件",一夜之间尽人皆知。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新媒体传统的"蝴蝶效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我国新媒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6新媒体年度盘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依然延续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与消融;技术冲动仍然主宰着整个新媒体领域,新技术的每一次出发,都是新媒体的新一轮征程;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与"十一五规划"中对新媒体的规划体现了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视;博客、播客、维客、沃客……一系列"客"的出现,让新媒体呈现出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9.
范以锦 《传媒》2012,(10):22-23
正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有一种说法:"不介入,等死!早介入,早死!"真是进退两难,莫衷一是。"等死"和"早死"论,并非凭空而生,是业界、学界接触现实之后直观的感受。如今,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那些早期掌握新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而创办新载体者,有的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商业门户网站。但有的并不能顺畅发展,尤其是许多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进军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成功者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李颖 《记者摇篮》2009,(4):21-21
一个好的报纸版面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内容决定形式,有了好的内容,就一定要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式与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领导人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是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而漫画,是一种在国际上接受程度高、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相继涌现并形成潮流,深受民众喜爱,这样的"图像化"传播正成为国家形象健康传播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2.
刘洁 《传媒观察》2015,(4):45-47
媒介技术的进步为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强大助力,但后者的主题,不会止步于将新媒体工具变成使用习惯的器物层面,而是更重视促成新媒体时代媒介和社会运行的秩序化、催生新的生产关系的理念层面。以器物、理念为分界,新媒体时代可以被理解为呈线性的"前后"时代,而目前我们正处于交界的时间点。与新媒体关联最紧密的职业传媒人,"后新媒体时代"提出了包括业务更新与理念转型在内的若干期待,这无疑凝聚着学业两界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3.
对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甜 《新闻实践》2007,(11):35-36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与防控中,不仅有成千上万医务工作者的奋斗,更有大量新媒体力量参与其中,对整个战"疫"过程作出全方位报道,及时提供准确、客观的疫情信息。从网络线上到线下、从电视媒介到智能手持设备,新媒体开展的疫情新闻报道,已经覆盖到各个地区、不同领域的信息传播,也在全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役中,起到重要的新闻信息支持、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是当前新媒体发展的产物,其中"抖音"APP在这一行列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向社会大众传递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对此,本文将简单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的发展、内容特点等,分析当前"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在这一基础上,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传播内容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抖音"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孝"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但"孝"的表达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总而言之,立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永远值得被推崇。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意识到,媒体传播本身就具有其双面的效果,一方面促进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加速到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与制约,再加上自身的约束能力落后,导致新闻伦理问题随着媒体传播的扩散而日益严重。本文笔者主要从媒体传播中的新新闻伦理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探究,旨在明确媒体传播中的擦边行为,确定边界,希望可以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养,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业。  相似文献   

18.
郑昕 《新闻传播》2023,(7):62-64
新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受众方面。在上述四者的不断创新下,新媒体得以不断发展。当前,新媒体主要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对信息的传播以及交互,并在此基础上,舆情常出现随机衍生以及互相干涉的情况。故新媒体传播模式下,应建立良好的舆情治理机制,以实现在发布信息后,使得舆情回应机制有据可依,能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依据。基于此,文章阐述新媒体传播的创新,并提出对舆情治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周笑 《视听界》2012,(3):21-25
谁的新媒体?这的确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有趣问题。作为媒体所有者和经营者,抑或是媒体用户,不同角度,答案亦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0.
现从“反转新闻”的概念、特征及产生缘由入手,从媒体传播学和叙事学的视角,探讨了“反转新闻”的叙事框架,同时以此为基础,从正反角度论述了“反转新闻”的传播影响。最后,从媒体、公众以及法治等角度针对性地制定了如何对“反转新闻”加以规避的应对举措。同时也希望通过研究,对利用“反转新闻”进行舆情引导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