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敏 《成才之路》2010,(19):29-29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每个学生只要在他的知识层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变革,就是创新。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每个学生只要在他的知识层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变革,就是创新。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课堂应是充满创新性的课堂;数学创新教育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有新的发现,在数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提高。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敢于奇思妙想,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其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4.
苏会生 《考试周刊》2014,(28):60-60
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要善于在不疑之处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定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数学教师课堂上要多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小组讨论和不同观点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探究习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较高探究能力的学生才能够从已知的问题出发通过比较、分析进行科学的猜想、归纳,使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  相似文献   

6.
宋建华 《教育艺术》2006,(9):28-28,27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即有无创新是就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去比。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从未发现过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过的东西是等值的,虽然二者的社会价值可能相差很大。所以,每个学生只要在他们知识层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变革,就是创新。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的问题,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顾山 《考试周刊》2008,(52):223-223
本文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尝试、有所创新;大胆编题、有所发明;质疑品质、有效思维等四个方面,如何倡导标新立异和培养创新思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把着力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一、教师在教法上应有所创新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时,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数学的思维过程,学到其思维方法,从而学会独立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在数学课堂上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及课堂教学掌控等多方面下功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名学生都对这堂课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时刻注意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是重中之重。在现有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各方面都要注意创新,备课、学稿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业的布置、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的设置,都要体现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把着力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一、教师在教法上应有所创新教师应改变讲清楚、  相似文献   

12.
郑雪伟 《学周刊C版》2010,(5):172-172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新的课标体系中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新课题,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打破现行课程中教材的束缚,创建新的与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体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有所发现的人”(皮亚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职高学生对文化课厌学情绪最普遍的是数学,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课反正听不懂,也就没信心去听,久而久之,感觉数学课机械、无聊,甚至数学教师也在这个氛围的迷宫中转。因此,笔者认为职教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所创新,树立“删繁就简,创新实用”职高数学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想学、愿意学、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6.
闫瑞 《陕西教育》2011,(6):61-61
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质疑想象的美好教学情境是保证师生开展新型的创新教与学的重要课题.学生主动探究是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数学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质疑才会进一步向知识奥秘方面开始思索、想象、问难,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和创造。学起于思.恩源于疑。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提出: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创新过程;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所增强,便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入手,说明实现教学创新的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卷讲评对于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为主"模式的缺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试卷讲评模式。注重与学生的课前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错误所在,鼓励学生在方法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并督促学生在试题讲解后不断反思和练习。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性思维。现实中,许多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困扰:平时听课很认真也似乎没有不理解的,但是到了做题目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本文拟就此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