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能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那么就能更快提高幼儿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大班幼儿已存在着欣赏作品的某些潜力,并能通过观察按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本文作者通过充分准备,有效引导——环境宽松,敢于想象——融入主题,乐于欣赏——运用动作,情感体验等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实施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李莉 《科学大众》2011,(10):116-116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系列美术教学体系,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在生活中丰富儿童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构思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了,我们深刻领会了艺术领域的精神,认为创意画符合了“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要求,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我们探索了创意画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本文旨在从创意画的分析中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对美术的理解,促进幼儿个性审美发展。让幼儿在创意画中身心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成为欣赏、自信、敢于表现美的小“艺术家”。我们把培养幼儿审美和表现美的目的隐藏在整个创意画活动中,通过创设开放的环境,规划生态式幼儿园、建立美术博物馆以及开设创意画工作室,注重美的体验和表现,更好地发挥了创意画在陶冶幼儿良好情感、幼儿创造性、主体性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我们改进幼儿美术的学习方式,鼓励幼儿描绘线条,并在线条中寻找“独特的图画”,简单、趣味、好玩的创意画,增加了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呈现创意画的独特性,把握创意画的趣味性;凸显创意画的审美性,在感受到“跳跃的线”和“美妙的色彩”中,引发审美天性,促进幼儿健康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薛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48-148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感兴趣并且容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天性和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审美教育的启蒙者,如今通过舞蹈活动和舞蹈教学,陶冶和美化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团结友爱,加强礼仪,增进心身健康,如今是在孩子幼小心灵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播下美育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应在组织幼儿舞蹈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和尊重音乐审美趣味的个人差异性,另一方面我们又提倡不断提高与扩展音乐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吴卉 《知识窗》2014,(8):40-40
美术欣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1年公布的《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丰富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素质教育精神指导下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被视为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邹艺 《今日科苑》2006,(9):67-67
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和尊重音乐、舞蹈审美趣味的个人差异性,另一方面,我们又提倡不断提高与扩展音乐、舞蹈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多媒体具有的图、文、音、像并茂特点,可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为幼儿营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美术活动,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幼儿美的感受力,启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还提高了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趣味绘画,关键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把幼儿作为教学的主体,在绘画教学中坚持幼儿的兴趣导向,运用趣味化的语言,选择趣味化的绘画内容,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绘画,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0.
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较强的可塑性,受到幼儿的喜爱,幼儿可以在陶艺活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又学会审美。本文基于对"民间陶艺对幼儿的重要性"的梳理,着重探讨通过"收集陶艺作品","收集生活化、大自然中的陶艺材料"和"家园合作选择材料"三个层面来优化陶艺活动中的材料投放,以期通过丰富幼儿的陶艺欣赏材料,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玉金 《科教文汇》2013,(35):136-136,137
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区域活动是幼儿发现学习、自主操作与主动构建经验的重要场所,深受幼儿喜爱。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阅读的元素,充分挖掘各区域活动中潜在的阅读价值,并将绘本阅读教学与各区域环境创设进行有效地整合,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迁移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创造能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幼儿园而言,通过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与针对性来营造有利于儿童成长发育的趣味空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幼儿园建筑设计要兼顾趣味与安全,与幼儿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本文试分析幼儿园当前的建筑设计现状与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今后的探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孩子都喜欢画画,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美好的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趣味化美术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其自主学习动力,对于启迪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有效实施趣味化的美术幼儿教育,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从幼儿的成长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思维,为现代幼儿美术教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实现幼儿教育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趣味性课堂,吸引幼儿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促进教师对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有效性指导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婷 《科教文汇》2009,(5):70-70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给予儿童适当的指导,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游戏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以下五个策略:做好游戏的充分准备,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条件;灵活进行角色定位,提高游戏指导的有效性;提高观察质量,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把握好讲评环节,注重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及时自我反思,调整有效指导策略推进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诗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优秀的儿童诗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还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重点从儿童诗入手,介绍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儿童诗作品;通过引导幼儿体会儿童诗的情感,达到陶冶幼儿情操的目的。儿童诗的学习就是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也是完善幼儿人格、培养优秀品质的过程,通过儿童诗的学习,让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7.
夏晓华 《科学大众》2013,(9):96+180
《新纲要》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的范畴内,强调了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这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敏感性得到了发展,使幼儿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吕敏萍  吕耀坚 《科教文汇》2009,(12):202-202,254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伊豆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品,该作品运用西方现代派顿悟理论,其中蕴含着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敏锐的感知力将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