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引发了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并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密切关注其发展,更好地管控风险,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加安全高效地为人类服务,在分析人工智能涵义与本质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了人工智能“热”的主要表现,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归因分析,强调了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及局限,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人类创造主动性、建立伦理道德规范、保护人们隐私安全以及让人工智能为产业赋能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秦芬 《教育评论》2020,(1):19-26
人工智能的时代语境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智能结构、技能结构与精神层面等提出了新要求,并召唤"工匠精神"对人的职业情感意识存在方式进行价值观引导。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工匠精神"较传统发生了一系列价值流变,其当代的精神价值内核可提炼为求"融"的关系平衡、趋"变"的价值理想、向"沉"的态度指向,分别与新时代人才观所要求的处理物与我、人与职、身与心的关系和谐、不懈创新的价值追求以及向内建立精神家园的宏大叙事相呼应。深入"工匠精神"的内涵肌理,可进一步熔炼"现实指向性"和"现实超越性"的二维价值旨归,为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致用"和"适性"双重维度的精神涵养,引发教育与学习方式的调整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技术客体在今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形态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知识和教育体系提出挑战,由此引发的主体性之痛逐渐显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主体思想的“工业化”、主体交互的“规训化”、技治主义的“宿命化”,进而遮蔽与压抑教育中的人、教育活动、教育系统的主体性。规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风险,超越教育的主体性之痛,可能的实践理路包括:坚守主体教育实践的理性遵循,培育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构筑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责任伦理体系,实现人与技术的共鸣;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监管机制,提升教育系统的自我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认为,"审美移情"就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外射""移置"到审美对象里面去,是情不自禁的审美模仿,是主体向周围现实"灌输生命"的活动,即以人度物,把物看作人,审美对象不是与主体对立的纯粹客观物,而是经过自我情感外化后的"客观的自我",特点是没有欲念、没有目的性、忘记了现实和实际生活,从而使物我由对立关系变成统一关系。此时,主体的审美快感超越了对客体对象的欣赏,达到一种自我的满足。实际上,"移情"是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中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各种技术优势来改进传统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中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对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形式碎片化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传统工作室建设模式与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工作室在校企共建教材资源、课程资源、学习终端方面的具体实践,发挥了"教研赛训"四大功能:生产性实践教学、企业产品研发、技能竞赛培育、师资能力训练,体现出工作室在功能上的多元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从各个维度对人的生存境遇提出种种变革。"互联网+"促成人类形成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认知体系、人类的交往行为和感性基础。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人学反思,不仅作为当今时代人学不断进步的内在需要,还是实现我们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诞生后,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就基本上停止了,自此,以人为界,好奇心推动科学,控制欲推动技术,启动了人类文明的演变图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由向外和向内两个向度展开的,向外由太阳系、银河系到宇宙;向内指向人类自身,由生命运动到意识运动,催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类人属性,第一次动摇了以世界为舞台、人类为主角的社会活动剧幕,由此引发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是人类教育群体中植入类人,由于"演员"群体的转变而引发的问题,其主要议题包括类人的伦理问题、新的人与人行为准则的调整问题以及"演员"活动的舞台——人工智能教育场问题.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的规约应该以追求人类的福祉为宗旨,聚焦实践,主要从习俗迁移、规范构建、法律约束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某种外部指标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其教育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合理性,包括人机关系中人的主体危机要求激发人的存在意识、智能技术进步引发的能力危机促逼创造力和批判力的培养、科技知识霸权隐藏的价值危机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人工智能技术也为存在主义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可能,包括智能在线教育推动教育范式从模式化走向个性化与自主化、人机协同助力教学方法从被动输入走向对话启发、虚拟交互技术拓展真实化与沉浸式育人的新场域,从而有效化解智能时代教育产生的三大危机,使智能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应用存在主义教育观时,需要注意避免走向片面的存在主义、极端的主观主义和过于理想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基于计算机与人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该假说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期基础。从哲学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对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一高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围绕"缸中之脑"这一假说展开,分析其哲学论证及所引发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探讨该假说提出的哲学意义及蕴含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不断深度融合正改变着教师的工作场域,也赋予了教师专业发展新的时代境遇,形成了“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理念”“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知识”“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体系,从而激发教师精神塑造、助推教师知识增长、驱动教师能力提升,促成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重构。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人机协同所带来的“唯主导论”和“唯技术论”的教师专业理念“异化”、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引发的教师知识体系不断“深化”以及人工智能“简化”教师综合能力的多维挑战。因此,教师可从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注重自我成长,提高智能核心素养、坚守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等方面达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363"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论述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与成效.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后,大体经历了神经网络时代、弱方法时代、知识工程时代和知识工业时代四个阶段。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尽管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还跟不上人类对它的热切期望,但学者们通过辛勤努力必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重塑了人类的技能、工作任务乃至整个职业,形成了“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三重替代”效应,直接面对劳动市场和职业变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进行根本转型。一是适应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新需求,将培养“工具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二是应对“三重替代”效应的冲击,动态调整人才类型的供给结构。三是适应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新要求,通过变革传统课堂中教师、教法和教材三要素,逐步形成由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教师、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特性的教法和开发囊括人工智能不易替代的关键技能内容的教材所构成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微时代"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分析入手,阐述了"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突破与实践突破。  相似文献   

19.
沈心培 《海外英语》2022,(15):152-153+167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这项科技正在向传统的英语教师发起挑战,英语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该文从“人—技”关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人工智能对英语教师职业替代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对英语教师职业的替代现状与趋势以及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路径。通过这些分析,以期给当代的英语教师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开启智能化教育、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以及推动教师角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扩散与智能化教育为切入点,运用技术社会学的"人—技"关系理论分析教育工作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并探究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者角色转变的逻辑起因,剖析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工具性价值。再以教育技术革新的历时态分析,描摹"技术排斥""技术排挤"和"技术依赖"三个阶段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者角色转变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技"共谋下的教育体系与教育能力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