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社会想象的两个重要维度。意识形态是政治、哲学、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当今学术界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乌托邦则是西方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尤其在西方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乌托邦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形成了一条少有间断的传统。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关系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乌托邦文学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哲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不仅因为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意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建构使马克思政治哲学成为可能,还因为不乏学者意识到政治哲学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政治哲学史的归纳与政治哲学的阐发.如果说国外研究概况表现为归纳与阐发,那么国内研究趋势则表现为重审与建构,虽然较国外研究稍晚,但问题切入与纵深呈现出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深入理解.梳理国内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图景,在此基础上构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框架,生发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并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技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人工”一词提供了我们考察人工智能的两个维度:价值维度与技术维度。价值维度上,人工智能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目的性设计,具有工具性;技术维度上,人工智能是以模拟为主要方法探索人的智能的技术实践,具有模仿性。作为模拟人的智能的技术人工物,“类而不同”是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更本质的区别与联系。“人工“框架下的人工智能属于有别于自然智能的人工系统,其制造结果以技术形式构成了人类智能的一部分,其研究方法或可帮助我们理解智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课堂观察LICC模式是由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与课堂文化(Culture)四个维度构成的课堂观察的新范式。它在哲学、社会学与技术层面上对传统听评课进行了重构。本文从专业合作体、观察框架与工具、课堂观察即研究三个视角论述了LICC模式的专业性,并展望了LICC模式研究的进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漠视技术,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从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阻碍了技术社会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其对人文、伦理的关怀以及"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刘来 《考试周刊》2011,(20):34-35
"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式,并不是绝对纯粹的,而是与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一百多年中国哲学的创作史,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西方的哲学文化框架(这种框架可能是实用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生命哲学的,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释解、改造中国本土文化,构造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场景需要的"新"哲学的过程。本文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表现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走访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了解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通过社会重视程度、政府投资力度、学校体育作为媒介这三大方面来构建凉山彝族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博洛尼亚进程还是在哥本哈根进程中,学习成果都被视为将各种政策与实践举措融合的“粘合剂”,并被各国运用以构建本国资历框架。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致力于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但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在运用学习成果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差异,例如欧洲、德国、澳大利亚、爱尔兰这几个区域和国家的资历框架在成果框架、概念理解、维度划分与描述、资格类型、等级数量上均有不同并各具自身特色,尤其对于资历框架的维度划分与描述,各国在“知识”“技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融入自身特色并进行合理化描述,从而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资历框架。通过对这几个区域和国家的成果框架及其描述维度的分析与比较,可得出资历框架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并希望借鉴其相关经验最终为我国未来建立资历框架提供思想导向及应用规律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是以文化理解为基础,其教育教学方式不同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传统音乐教学范式,将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范式转向凸显出文化理解哲学基础在当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文章从传统音乐教育范式及哲学基础与世界音乐教学方式转向等两个层面与维度展开讨论,以探求世界音乐教学的文化哲学基础与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哲学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现阶段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的转换中,经历了经验总结、学科发展、理念成熟、科学运行、人性回归等过程,但其都是在社会—人这个大的研究框架下展开的。以文化—人为架构的文化学范式赋予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新的价值理念和研究使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文化学范式将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研究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基本前提假设是教育属于文化领域,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文化为境域的管理活动;研究规范、方法和程序是确立文化—人的研究框架,运用文化哲学和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将文化、教育、人联系起来,分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及高等教育与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而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分析了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在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教育技术哲学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将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单一的理性范围之外,将人文研究纳入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人、符号、文化是理解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取代了"人是理性的动物".文化符号是功能、形式和意义,人的本性体现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只有在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文化的核心是自由.语言、神话、宗教、艺术、诗歌、历史、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文化符号共同构建了人类精神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14.
以1991—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科技哲学学科立项为数据源,从学科分类、项目类别、名称等多维角度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得出我国科技哲学学术生产的结构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科技哲学学科立项数占哲学学科立项总数的比例呈上涨趋势并趋于稳定;拥有哲学或科技哲学博士点以及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机构在立项数量上居于前列;除能够集中映现研究主题“科学”和“技术”外,生态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等也是研究的热点。建议从注重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历史和现实维度、丰富多元和特色方向、融合我国和国际视野等方面来共同构建凸显我国特色的科技哲学。  相似文献   

15.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辩证法理解有三种范式即认识论范式、方法论范式、本体论与世界观范式,但是,大部分理解却忽略了第三种理解范式。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与阐释辩证法,是我们创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核心的辩证法,其本质乃是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的辩证法。从这一维度看,辩证法是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一种本原性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强调世界的联系、变化、运动、发展,把事物、世界如其本身所是的那样看作关系、过程的集合。只有从这一本质维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文化类型、位置分布、呈现方式、活动形式、能力要求和情感价值六个维度入手,构建分析框架;以76节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编码方法,对化学课堂中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文化要素融入频率较低且缺乏创新性,类型多为物质遗产及传统技艺,融入位置多为课堂教学的前半段;呈现方式上主要以图片和...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由于人类科技、交通、信息网络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将更加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当今任何学科的发展,如果放弃全球观察的视野、闭门造车、孤立片面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是难以面向未来的。因此,我们需要基于一种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的思维框架,来考虑音乐教育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一思维框架可分为以下三个重要方面来思考: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东西方音乐教育的互动与互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音乐教育哲学是指导音乐教育决策和行动目标的基础,新世纪的音乐教育则需要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学术寻根的指向和方法,以回望中国儒家的哲学典籍《中庸》为基础,以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为关联对象,探讨了"中庸之道"的要义及其蕴涵的教学设计理念。文章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教学设计研究可以从"中庸之道"的义趣中析出四大理念,即"执中、求和、时中、至诚"。这四大理念可作为教学设计研究"接续文化固有之血脉,化合世界之潮流"的重要枢纽或节点,有益于统整一切有关教学设计研究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成为理解和践履教学设计的一种普适框架。  相似文献   

19.
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谱牒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全球在地化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特殊性空间”、“寻找基本教义”、“存心怀旧”和“在地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盟国家华人华侨通过谱牒这一重要载体传承、传播中华文化,将谱牒文化嵌入到东盟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传统中,对谱牒文化进行文化再生产,中国的谱牒文化与东盟国家实现和合共生。中国-东盟谱牒文化的建设与推广、延续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天人合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生态伦理原则。先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天人整体之学,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意涵。从哲学论、价值论、行为论三个维度可以勾勒出先秦儒道"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架构。深入挖掘这一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