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并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地处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能使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竹"资源,开展有本土气息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趣味性,游戏中的歌谣、童谣容易表现,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在民间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趣味性,游戏中的歌谣、童谣容易表现,贴近自然,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在民间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同,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的艺术领域包含了:美术活动和音乐活动两块内容。其中,音乐领域便可划分为: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集体舞活动、打击乐活动、韵律活动。现如今,如何更好的帮助幼儿进行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的学习?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研究,总结,我们感受到利用游戏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活动。通过制作不同的课件,让活动内容动起来,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记住歌曲旋律,进行韵律活动。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不会出现"厌倦"的状态。因此,游戏参与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的接受和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通常认为,让幼儿"玩",他们才有游戏的感觉。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幼儿在利用游戏进行学习活动时,也有游戏的快感在其中。换言之,幼儿更愿意教师利用游戏对其进行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教育建议:"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一项,是体育活动的一种比较基本的组织方式。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健康体魄、身体动作协调性的发展等等,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教师需要进行具有年龄针对性的活动设计、满足兴趣的材料投放与趣味游戏化的活动过程组织,有设计、有材料、有实施,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参与到户外体育活动中去,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指南》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园创意游戏活动课程,是指以幼儿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对创意游戏进行系统的设计、实施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是能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启迪幼儿心智的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开发和实施创意游戏,为幼儿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学习《指南》精神,探索幼教改革,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规律,全面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时时把握教育契机,发现具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让活动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使其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而游戏化的教育活动体现了《纲要》的基本思想,提倡幼儿回归游戏之中,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田野宝贝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伴随"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的推行,我们越来越领悟到"亲近自然快乐成长"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借助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立足于音乐欣赏、舞蹈、唱歌等设计的游戏,是集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其是幼儿最容易理解、接受、喜爱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对幼儿美感和乐感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歌唱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是激发儿童各种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奠定儿童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南》还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我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幼儿美育职业体验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慢慢由室内延伸至室外,精彩纷呈的户外游戏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并给予了幼儿更多释放天性的机会。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小社会一样。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掌握户外游戏礼仪,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更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生活材料又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稍加改进、创新,就可以为我们所用。将废旧材料运用到户外游戏活动中,发挥材料的多功能性,既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动作,还丰富了户外活动的内容,加强户外游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健康领域放在了五大领域首位,五大领处处蕴含着"生命教育"。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幼儿教育阶段处于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中需要"生命教育"。在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中建立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作为教师,我们费尽心思地给幼儿设计策划各种游戏活动。一次活动课上,我给孩子们带来了几幅中国省份地图的大拼图,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验。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的其他时间就是在游戏中度过,甚至生活活动也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但幼儿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幼儿的游戏在他们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我在下面谈了一些我的想法,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达到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儿童有着与身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冬天,落叶追风,趣味盎然;白雪纷纷,美不胜收;水滴成冰,防寒预暖;节日碰撞,喜气洋洋。在孩子们的周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植被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着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自主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过程。除此,《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而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是实现上述《指南》《纲要》理念的一剂良药,一个载体。本文将从小班主题区域活动《冬之乐》为切入点,以幼儿为本,主要通过抓住材料的主题性、适宜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生活化等特性,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指南》中还指出,"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是游戏反应发展、游戏巩固发展、游戏促进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是《指南》所倡导的帮助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条明确的指出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乐于合作,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是扩大和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主要活动,是发展幼儿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实施游戏化课程,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