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金兰 《未来与发展》2010,31(2):106-109
基于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理论,选取5项一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下设32项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宁波、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六城市进行了旅游环境竞争力计算与比较,并将宁波与其他几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排名偏低。并进而对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指出了宁波旅游环境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宁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中心城市也纷纷提出宜居、生态的发展理念。本文选取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中心城市为对象,基于城市经济、城建、民生、环境等方面若干相对性表征指标对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中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问题及不同城市间的个性差异,并为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自然——人文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脆弱性等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梳理,构建了城市生态宜居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富裕度、资源环境协调度、基础设施完善度、社会文明度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和34项三级指标构成,通过相应的计算方式来评估城市生态宜居质量。经研究得出未来生态宜居城市的框架:空间布局:亦城亦乡的空间结构;产业体系:生态产业;生活方式:低碳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海经济区8座代表城市宜居水平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elphi法选择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不确定性因素对宜居城市的指标产生的重大影响,最终分析计算出淮海经济区城市宜居水平综合得分并排名,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宜居性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宜居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安徽省城市宜居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城市宜居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安徽省16个城市宜居性排名,然后提出经济发展对宜居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5)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世界城市数量和质量稍显不足;由于缺乏系统的城市等级评价体系,无法为城镇建设提供指引。通过梳理国内外世界城市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城镇建设中,应该立足于世界城市体系,参照世界城市建设标准,转变发展思想,重点关注经济、创新、吸引力、环境、文化、宜居等六个领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遴选经济、城建、环境和民生四个维度共27项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水平计量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相关规划目标数据为基准,对天津市2003—2013年期间的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1年间天津的城市宜居水平得到持续改善,但在四个维度上并不均衡,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水平较预期目标的相对差距明显,成为制约城市宜居水平的“短板”,这一计量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基本相符。本研究中从四个维度进行计量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基于特定基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城市生态宜居水平的测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242-242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发展,更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加强城市环境的治理,为群众提供一个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建设宜居舒适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的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和村镇逐渐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城市的环境也受到了相应的污染,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建设生态宜居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笔者通过对生态宜居的发展模式进行介绍,提出其发展可行性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1~2010年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分析,以探索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建设宜居型和谐城市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尚处于初、中级协调发展阶段之间反复波动,因此应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大连引上和谐社会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经济学人》世界城市宜居指数主要关注城市五方面:稳定、医疗条件、文化和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从2010年至今,全球平均宜居水平下降了1%,稳定和安全得分下降2.2%—恐怖主义、战争和国内骚乱增加下降主要原因。尽管底特律市经历破产,排名仍位居全球第57位。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区风环境影响下湿地调温作用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鹍  余庄 《资源科学》2006,28(6):51-59
湿地是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是自然界流动性比较大的气候因子,可以成为改善空气环境的重要媒介。本文旨在利用湿地和城市风环境为夏热冬冷型的武汉市实现一种无污染、低能耗的气候调解方式,缓解由于气候条件较差而带来的能源问题与城市宜居水平下降的问题。文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采用相关的气象、生态数据研究了在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下,武汉市的湿地资源对城市通风、降温、采暖、舒适性等环境问题的调节作用。从研究中发现湿地在城市大气环境调节方面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城市的风环境受热岛效应及城市建筑过于密集的限制,运行状态较差,致使湿地调节城市气候的潜力远未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本文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风环境、充分发挥湿地效能的优化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对比模拟实验,提出现阶段应该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文玲 《科协论坛》2007,(12):27-29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宁波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基点,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核心、体制创新为动力、环境创新为基础、服务创新为保障,努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点的和谐、创新发展之路。科技创新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新贡献,是各级科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对企业创新有较大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1项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浙江省11市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宁波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状况在浙江11市中排名第二。为了缩小与杭州在企业自主创新环境方面的差距,宁波要建设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禀赋。  相似文献   

16.
世博会与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探讨城市纪元的全球城市化问题,应对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世博会是城市化的大事件,世博会的历史也是城市化的历史,也是关于城市主题的一种连续的演绎过程,世博会推动了城市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再城市化。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世博会的辐射效应和场地的后续利用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层次分析法,围绕经济辐射力的3要素经济辐射源、经济辐射通道以及经济辐射流选取指标,构建宁波都市圈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2010—2015年经济辐射力水平的纵向动态分析以及与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周边中心城市的横向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宁波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力水平虽持续上升,但辐射水平却很低。另外,在此分析基础之上,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从宁波中心城区在经济辐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出发,探究宁波中心城区对不同通勤圈区域经济辐射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邵华 《科教文汇》2014,(10):166-167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势必需要大量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加入。本文从宁波构建智慧城市的规划特点及本地智慧产业区域优势出发,结合宁波本地高校目前的智慧城市相关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探讨宁波高等院校培养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势必需要大量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加入.本文从宁波构建智慧城市的规划特点及本地智慧产业区域优势出发,结合宁波本地高校目前的智慧城市相关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探讨宁波高等院校培养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史飞  严力蛟 《科技通报》2007,23(4):603-608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根据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应用未确知测度模型来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并结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建立包含经济一自然一社会三个亚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9个城市为例,评价它们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得出杭州、宁波、绍兴处于健康状态,其它城市则处于临界状态,分别指出它们的优势因素和制约因子所在,为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